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3篇
教育   323篇
科学研究   25篇
体育   1215篇
综合类   47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排球运动在我国高校中开展的非常广泛,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种种弊端,制约了排球专选课的教学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增强排球专选课的教学效果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9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法和实验法对高校女生开展软式排球运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校女生中开展软式排球,符合女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深受大学女生喜欢,起到了既健身又健心的双重功效。建议:加大在高校女生中开展软式排球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女生参加进来;把软式排球教学列入教学大纲中;尽快研制出质量好、价格低廉的软式排球。  相似文献   
93.
从心理学角度入手,分析研究运动员在排球比赛中临场的心理状态、自我调节及心理训练方法,对其提出正确的心理定位和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94.
冷正清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3):179+181-179,181
新疆高校民语言班级学生因在排球运动基础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练习方法、评定标准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合理运用因材施教原则的一种教学模式,运用分层教学能很好解决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95.
高职院校的排球课教学,以往主要以技术传授和练习为主,现在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改革排球教学方法,将比赛教学法引进排球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96.
中国排球技战术指导思想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国实行6人制排球之始,以排球发展的历史实际,论述了我国排球技战术指导思想的形成,同时也明确了提出技战术指导思想的依据。  相似文献   
97.
对排球的换手扣球技术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换手扣球技术在排球比赛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应该进行推广。并对这一技术将会给我国排球4号位强攻和2、3号位的集体进攻战术带来一系列变化和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8.
广东男排的兴衰历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钟前涓 《体育学刊》2002,9(4):124-126
通过分析广东男排兴与衰的历程,了解影响广东男排兴衰的主要因素,认为引起广东男排从兴到衰的客观因素是大型化和比赛条件等诸多因素的转变。而主观方面则是对劣变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应变能力,并提出了广东男排复兴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
我国排球运动科研发展进程及其走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表明,建国以来排球运动科研活动的发展与我国排球运动发展保持一致,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研究成果的质量不断提高,具有显著的时效性和先导性,对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0.
排球运动是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如何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使该项活动在校园中开展得有声有色,授课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便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设计"思维引导式"教学法,在2000级男生排球选项班中进行试验、研究、探讨"思维引导式"教学法在教学中的效果,旨在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普通高校选项课教学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