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5篇
  免费   1篇
教育   1293篇
科学研究   35篇
各国文化   34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68篇
文化理论   16篇
信息传播   7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汉代四家诗在解《诗》用《诗》的过程中,无不突出强调《诗》的王道政教功能,这是汉《诗》经学特点的重要表现之一。这一特点又以齐诗为最,齐诗明确把"匡扶邦家"做为诗学传播的主旨,并将《诗》广泛用于劝谏。然而这一经学化特点渊源何自,一向众说纷纭、难有定见。通过对齐诗的特征和孟子诗学观的比较会发现,齐诗的这一经学特征源于对孟子"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观点的承袭和践行。这也意味着,在汉《诗》经学化过程中,孟子的作用不容小视。  相似文献   
52.
孟子“性善”论相关问题的争论一直绵延不断,近年来又被学者们一再提起。其争论不仅涉及孟子所说“善”的界定,也涉及孟子性善说立论的逻辑根据、思维路径等,由此引出孟子所说的“善”是“本善”还是“向善”、抑或“心有善端可以为善”等问题。应该说,这些讨论对于深化孟子人性论的研究很有意义。不过笔者以为,其中有些观点在方法论上陷人...  相似文献   
53.
关于<毛诗故训传>的诗学渊源,历来争讼不绝.然而<毛诗故训传>的阐释重点在于"传",即诗义的阐发,从<毛诗故训传>这一本身的设置意图入手来看,<毛诗故训传>与<孟子>的关联更为密切,这一层面的相似性足以证明两者之间的渊源.这一渊源关系的判定,不仅再次确定了孟子为毛诗的重要渊源之一的观点,也为理清毛诗对先秦典籍的承袭的具...  相似文献   
54.
孟子善用比喻。在《孟子》中很多地方借用"水"的自然特性或以"水"为喻来宣扬儒家的学说,形象而深刻;或与人辩论,言辞犀利,感情充沛,占尽上风。  相似文献   
55.
义利之辨是儒家传统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朱熹通过对《孟子》首章的详细阐释展开了义与利关系的论述。概括而言,朱熹的义利观包括两个方面:“求利之害”和“仁义未尝不利”。具体而言,义是天理下贯至人身而成的内在固有之性理,利是万物各自当然之则的具体实现。人出于对天理的深刻领悟而发出的为“义心”,局限于个人私欲的为“利心”,循着“义心”所为便无所不利,殉溺于“利心”则害将相随。  相似文献   
56.
余辉 《衡水学院学报》2023,(5):101-104+117
孟子》全文中共四处“廛”字用例,可归纳为三个义项:“房屋”“货物积压”以及“百姓居住的地方”。三个义项皆由本义“土地”引申而来,且后两个义项当为“廛”字临时性语境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四部辞书皆采用“愿受一廛而为氓”之句作为释义配例,并以训释词“房地”释“廛”字。由“廛”字“房屋”义可知,这种释义首先模糊了“房”与“地”的界限;其次该句作为“廛”字本义“土地”的配例也值得商榷。该义项可调整为“可供一家居住的土地”,以消除“房”与“地”的模糊性;例证设置可参考《周礼·地官·载师》“以廛里任国中之地”之句。  相似文献   
57.
“春秋无义战”是孟子对春秋时期战争的看法,也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命题。两千余年来特别是在宋代孟子升格运动之后,受到越来越多学者们的关注。分析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孟子判断战争的标准及其学说价值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8.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士为四民(士、农、工、商)之首,超然于社会其他各阶层之上,素为国人敬重,他们所从事的事业则有一种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孟子&#183;尽心上》载:“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下曰:‘尚志。'”用现在的话来表达,“尚志”就是崇尚节操,努力建造精神家园,具有改造社会、造福百姓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换言之,士在人群之中,乃是能志道、明道、行道之人。  相似文献   
59.
《苏评孟子》旧署宋苏洵批点,是现存最早的以评点方式剖析《孟子》行文脉络、结构技巧、遣词用句的专著。问世至今,版本繁多复杂,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是《苏评孟子》原本,书中批点全部署名苏洵,其中以嘉靖元年朱得之刻印本年代最早,且保留引发争议的洪迈之语,文献价值最高;二是重镌《苏评孟子》系列,祖于康熙三十三年载咏楼重镌本;三是赵大浣《增补苏批孟子》诸本,收诸儒之说与自己读《孟》心得附于其间,内容广泛,见解深入,传播最广;四是《增补苏批孟子》的校补、标点本。本文在查询书目著录、图书馆藏、目验的基础上,揭示现存主要版本的文献特征,考辨四库馆臣著录之疏误,梳理《苏评孟子》的版本流传,以期能为此书的价值发掘与作者考订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60.
中国传统政治的指导思想是儒家的政治哲学,而民本思想则是儒家思想的精华。孟子是继孔子后儒家的旗帜人物,他的“性善论”与仁政学说进一步系统化了儒家的民本思想,树立起民本思想的丰碑,达到儒家民本思想的高峰,而且把民本思想与政治实践相结合,探索民本思想的实现方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