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韩愈以儒学尊崇,希望通过对世人进行思想教育,从而提升品质,他推崇儒学.本文以此为依托,重点论述了韩愈正心有为思想产生的原因以及内涵,并通过韩愈的教育理念去诠释“正心有为”.  相似文献   
22.
论述的主旨是,“人为万物灵,厥(其)性智且才。穷通由己。”如何把人自身就存在的智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全靠自我的主观努力去探索。古圣先贤指出:为学,需要有志于学、志于道、志于仁的意志情感,要在良师益友指引帮助下,遵循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形成一定的自我意识,并在逐步认识自我与发展自我的过程中达到成功;教人,要把人自身就存在的智力潜能、能动性与创造性等发展因素,视为教育的主要目标:要把人的正心修身、认识自我、设计自我、发展自我与学会做人,视为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即是中国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23.
我国古代最优秀的经典蒙书——《千字文》(周兴嗣敕韵)于南朝梁武帝时期在建业(今南京)刻印问世,其仅用一千个汉字便勾勒出中国文化史的纲领要点,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观照,通过深入分析《千字文》的教育思想,解读"修身"与"正心"的含义与目的、方法与步骤,剖析"修身"与"正心"的关系,结合当前大学生的修身状况,得出《千字文》于当代大学生修身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4.
在一些相关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过投壶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人们发展了它"正心"的意义。投壶的活动所包含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自觉功能依然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5.
"诚意正心"全面承继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中,"诚意正心"具有核心地位,不仅与"仁义礼智信"密切相关,也是"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核心理念;同时也反映出中华传统文化"入世"的基本特征。只有"诚意",方可"正心";只有"正心",才能"诚意"。  相似文献   
26.
教育公正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公正,是奠定教育支撑社会发展的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教育公正既是促进教育和谐的重要手段,又是和谐教育的期待。教育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使命,以成就学生人生的幸福为鹄的。其中,教育者承担着捍卫教育公正、促成教育和谐与学生幸福的责任,教育者以自身的教育幸福感染和不断成就着学生的人生幸福。  相似文献   
27.
庄枫 《教师》2010,(20):9-10
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做出的无理举动,教师要持有“五颗心”,不但要持有一颗平和心,还要持有宽容心、矫正心.进教室应带着一颗笑心,还应拥有一颗进取心。  相似文献   
28.
一杯温开水     
每天早上,妈妈总会为我温一杯开水。而我却讨厌喝温开水,无色无味。每次妈妈把水递给我时,我不但不去接甚至推过去。有时即便喝了,也极不情愿。夏天的一个早晨,妈妈一如既往地递给我一杯水。我正心情烦躁,就把它推回去,嘟哝道:"真不明白,温开水有啥喝的?我不喜欢喝,就是不喜欢喝,就是冰的白开水,我也不喝!要喝就喝冰镇的可  相似文献   
29.
育人先育德,育德先正心。辽宁省朝阳市树立大德育观,倡导"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着眼于孩子的未来,着重于"育心育德",用实际行动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0.
作者认为《西游记》是一部阐述个人自我思想斗争、自身修炼,专门谈“心”的哲学书。本文提出了《西游记》的主旨是:儒家的修身而正心,道家的炼性而澄心,佛家的悟空而无心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