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200篇
科学研究   66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100篇
综合类   62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16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4 毫秒
71.
传统经学诠释中,孟子的"《诗》亡"说被分解成《诗》的某部分、《诗》流传的某环节或《诗》的某方面功能的衰亡;而孟子本义则是作为文学样式的诗与它所指引的政教方式的整体式微。注疏通过种种限定造成对孟子本义的割裂式理解。作者和注疏之间的张力源自不同诠释者对经典理解的差异,同时这种理解差异根植于政教方式的变革及由此而引起的经典自身意义的变迁之中。经典和政治生活的交互性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72.
常增宏 《传媒》2015,(14):43-44
电视公益节目是运用镜头和声音传递温暖,用温度诠释公益理念,用公益构筑人民梦想家园的舞台.近年来,其逐渐成为我国电视节目的新亮点和创新点.背景音乐作为信息传播的“听觉符号”在公益节目的创新之路上,与其他声音元素共同打造和完成电视节目的价值传达与视觉盛宴.  相似文献   
73.
想象是教学实质的彰显,是数学教学的需要,是儿童发展的诉求。"想象"数学通过创生、丰富、分类等方式帮助儿童积累表象,借助调动、引导、驱使、促发等方式帮助儿童学会想象;采用想象、推想、联想等思维方式,赋予儿童想象的方法,培育儿童想象的能力,丰富儿童的学习方式和提升儿童的学习质态。  相似文献   
74.
作文题目 “每个人对于成功的标准都不一样,虽然我的名字和我的自身条件有很大差距,但我心中时刻拥有阳光,谁又能说我不是真的阳光呢?” 大家还记得这位来自于哈尔滨的盲人歌手吗?还在襁褓中的他就因病双目失明,从此陷入了黑暗的深渊,一直到今天,在他的头脑中仍没有任何色彩的概念.他,就是近几年享誉歌坛的盲人歌手——杨光.多年以来,他用发自肺腑的音乐来诠释自己的内心世界.虽然他看不到光明,也无法分辨各种色彩,但他能以心中的乐观寻找色彩,用美妙的音符描绘着多彩的生活.  相似文献   
75.
曹津源 《初中生》2015,(33):8-10
"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这段诠释"智慧"的话,就是2015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给出的材料.一石激浪,作家丁立梅也坐不住了,她在微博中说:"大干世界,各有各的智慧.草有草的,花有花的,树有树的,虫子有虫子的……人的智慧,更是万千千万.可以这么说,每一天的生存,都离不开智慧.  相似文献   
76.
陈友劼 《科教文汇》2014,(20):190-191
绘本就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或者完全没有文字来诠释图画的书籍。幼儿园绘本教学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绘本作为教材为提升幼儿阅读能力服务的教与学的全过程。本文就绘本教学提出几点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77.
在词语并不发达的春秋时期,老子用否定性的方法对无限进行了解读,主要涉及道的无限性、时空的无限性以及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并且就人如何能够实现自身思想境界、人生意义等的无限性以及天人合一中体证道的无限性两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诠释。老子的无限观念深深地嵌在其五千言的《道德经》中,并多层面地给予无限以描述,对于之后中国哲学以及后人无限观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8.
王志远 《武当》2014,(3):21-23
(接上期) 意上寓下后天还(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相似文献   
79.
王志远 《武当》2014,(4):23-25
[正文]歌诀四 忽隐忽现进则长,一羽不加至道藏。手慢手快皆非似,四两拨千运化良。  相似文献   
80.
王志远 《武当》2014,(6):18-20
(接上期) [正文]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 [校勘] (1)杨氏家藏本“屈伸”作“屈身”。 (2)别本“听自由”作“任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