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教育   71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教师教学用书》对《送东阳马生序》一文着重分析强调的是作者的“勤”和“艰”。有人认为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没有提及,这就是作者的“诚”字,具体有三点:(1)作者从“无从致书以观”到后来的“因得遍观群书”,赖于借书“手自笔录”后“走送之,不敢稍逾约”的诚信,从而赢得了藏书之家的绝对信任。(2)作者成人后求师问道时“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相似文献   
62.
张红霞 《阅读与鉴赏》2009,(10):62-62,55
明朝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为全国版高中、江苏版初中和全国各地的职业高中所选用.然而对文中“手自笔录”一句.各种版本都解释为“亲自用手抄写”。这里的“自”.解释为“亲自”.显然是望文生义。是错的。  相似文献   
63.
64.
“汤”本义是热水,课本径注“沃灌”为“浇洗”(见必修教材高中语第四册1995年6月第2版第296页),  相似文献   
65.
宋濂是底层寒门学子的典型代表,他成功逆袭的故事彰显着明初文人代表的内力觉醒和精神涅槃,学者陈雄认为:"宋濂的一生闪耀着三种精神:锲而不舍的求知精神、经世实用的现身精神和通达融合的创新精神。"我们不妨循着这样的三重精神境界的轨迹再读《送东阳马生序》。  相似文献   
66.
我们知道,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论旨精深、体例周详的文学理论专著,书中论列各种文章体裁35种,为后代文体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在众多的文章体裁中,与书籍的文本形式联系最为密切的,大概要算序和跋这两种文章样式。  相似文献   
67.
议论文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经由教材中议论文文本的学习,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知识,学习议论文的基本写法。而更为有深度的学习,是在议论文文本的揣摩体会中,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思维品质,进而更具实质性地提升自己议论文写作的思维境界。基于这样的重要意义,能不能选到好的议论文文本,进入教材的议论文文本  相似文献   
68.
郑缉之《东阳记》是较早的古代地记作品,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文献学价值。《东阳记》的作者郑缉之熟悉浙江地理,或有过任职于东阳(今金华)、永嘉(今温州)二郡的经历。其所作《东阳记》在北宋犹存于世,南宋时亡佚。今人刘纬毅等辑本之外,尚有《东阳记》佚文数条失辑,当予补辑。  相似文献   
69.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节选自《宋学士文集》(《四部丛刊》)。这是一篇赠序,是勉励之辞。在这篇赠序里,宋濂着重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马生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课文语言简洁朴实,感情深沉殷切,作者运用对比、比喻、联想等手法,叙议结合,彰显独具魅力的写作特色。  相似文献   
70.
通过对形成独特风格建筑体系的条件,即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人才辈出的地理环境,与徽商同步发展的徽州建筑队伍、徽商的雄厚经济势力,以及徽州与皖南的建筑规制、模式、手法、渊源、志书文献记载,徽商活动的舞台等的分析,说明徽州民居身世不可能源于东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