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08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49篇
教育   14423篇
科学研究   1876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446篇
综合类   316篇
文化理论   48篇
信息传播   4206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48篇
  2022年   253篇
  2021年   352篇
  2020年   391篇
  2019年   463篇
  2018年   237篇
  2017年   372篇
  2016年   471篇
  2015年   804篇
  2014年   1764篇
  2013年   1390篇
  2012年   1671篇
  2011年   1874篇
  2010年   1564篇
  2009年   1503篇
  2008年   1689篇
  2007年   1270篇
  2006年   1080篇
  2005年   1036篇
  2004年   886篇
  2003年   885篇
  2002年   474篇
  2001年   320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特色化建设推进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信息化时代的图书服务与管理正向着电子数字化、虚拟多样化和全球网络化昂首挺进,特色化的个性服务创新、特色化的人力资源开发以及特色化的馆藏信息建设,可以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参考文献15。  相似文献   
142.
读者在图书馆遇到想借的书借不到,想查的资料找不着,怎么办?萧山图书馆于2004年底式开通了“点菜式”服务,帮助读者解决这一难题。这项服务的开通,使读者在图书馆也能享受到类似“饭店点菜”的“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这是我馆打破常规,改革管理工作流程,适应未来发展要求的具有超前意识的决策,对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3.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6,(13):86-86
《德国的历史观》;《美国人眼中的海湾战争》;《朗姆酒的传奇之旅:曾经征服了整个世界的饮料》;《去东方,收获灵魂》;《游走双城》  相似文献   
144.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6,(15):86-86
《女性特质》;《挑灯看剑:观察经济大时代》;《如慧划过夜空》;《再造“病人”》;《像男人那样去战斗:我就是那个“说球的”》。  相似文献   
145.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6,(16):86-86
《毛泽东传》;《横站生涯五十年》;《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史学九章》;《这只是一部电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6.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6,(20):86-86
《王蒙自传:半生多事》,《津津有味谭》,《苦命天子:咸丰皇帝奕詝》,《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钧沉》,《殡葬人手记:一个阴森行业的生活研究》  相似文献   
147.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6,(5):86-86
《启蒙运动的生意》;《哥伦比亚的倒影》;《世界美如斯》;《美国的战争》;《管理的交响》。  相似文献   
148.
每一篇人物通讯,都有它独特的内容和不同的风格。如何开头,从何落笔,要因人因文而宜,要写得有自己的个性。人物或豪迈,或欢快,或悲壮,或沉郁,或愤怒,一招一式,一腔一调,都各不相同,各具特色。人物语言是人物个性的一个部分,只有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掌握了人物的大量语言,才能提炼出个性化的语言。刘禹锡有诗云:“千淘万沥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要淘出有个性特色的人物语言,需要下艰苦的、浩繁的功夫,了解社会上各色人的生活经验、文化教养和性格特征,以及由此形式的不同语言习惯和风格,进而熟悉我们所要报道的对象的生平事迹、爱好憎恶…  相似文献   
149.
现代社会的明显标志是有质量的信息引导观念和行为。因而,各种信息的相互交流需求量剧增,频率加速,延伸并互动,尤其是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丰厚的新闻资源,形成密集型信息,从而在较短的时间通过各种手段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随着媒体业的迅速发展,各类、各路媒体极力彰显个性化风格,形成既有竞争、又有互补和互动的信息网络。分析研究其中各自的优势、规律、利弊,有助于掌握对重大新闻报道的策划布局、时机节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50.
刘澍涛 《今传媒》2006,(2X):30-31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媒介市场这块“蛋糕”越做越大,越来越多的报纸都在争夺自己的那一份市场份额。不断刷新的“资讯榜”使得人们不再缺乏信息,与此同时,对“梳理信息、深化报道”的需求让另一种媒介形式浮出水面——新闻周刊。1995年1月14日《三联生活周刊》(以下简称“三联”)创刊。十年来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风格,既有与《中国新闻周刊》、《新周刊》等共同追求的新锐,又有自身独特的人色彩,成为了一份新锐与人平衡的知名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