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0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5篇
教育   7696篇
科学研究   165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612篇
综合类   95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23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542篇
  2013年   761篇
  2012年   946篇
  2011年   1064篇
  2010年   721篇
  2009年   732篇
  2008年   827篇
  2007年   513篇
  2006年   452篇
  2005年   392篇
  2004年   295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198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25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5月26日说,灾区中小学生心理援助要由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实施,将杜绝对同一个学生进行  相似文献   
42.
杨靖 《新闻爱好者》2008,(12):108-109
以2001年计,中国大陆地区有12.8亿人,其中23%是15岁以下的儿童。“我国4—14岁的儿童平均每天接触电视的时间为2小时22分钟。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12年里,儿童接触电视的时间长达1万多小时,远远超过他们学过的任何一门课程的时间(央视-索福瑞)。针对北京市200多名4-5岁儿童做的一项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孩子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第一就是广告。成长网调查,87%的中小学生经常会冒出儿句广告词。研究儿童消费行为的权威专家麦克尼尔指出:孩子影响了大约68%的家庭消费。  相似文献   
43.
张芹 《新闻实践》2008,(5):40-41
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成为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如何引导中小学生积极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对此,浙江传媒学院最近作了一项关于中小学生媒介接触的行为调查。本研究采用不等概率抽样(PPS)方法,从全省90个县级行政单位,抽取23个样本县(市、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中小学生的基本情况、媒介接触和媒介影响三部分内容。回收问卷11862份,经过整理得到有效问卷10291份,其中小学卷4368份,中学卷5923份。数据分析使用SPSS软件13版。  相似文献   
44.
县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群莲 《图书馆杂志》2006,25(11):33-34
信息素养关系国民的整体素质,信息素养教育必须从中小学抓起。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学目前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分析了县级公共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势,通过形象教育、网络教育、培训辅导等途径,实现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45.
刘林森 《传媒》2004,(5):56-57
同因特网结合非权宜之计 美国是世界上互联网普及率很高的国家,成年人和中小学生70%上网,因此美国出版业者认为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互联网.实际上,美国媒体经常强调新闻出版业利用网络的战略意义.美国报业协会副主席约翰·金博尔最近指出:"同互联网结合非权宜之计,而是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是满足读者要求和拓宽市场的有效手段."他认为,传统的办报模式应该革新,而互联网是推动此项革新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46.
2006年7月31日,第四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评选活动揭晓, 41名中小学生获得这一“荣誉称号”。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已众人皆知,而“小院士”是一种什么称号?什么样的孩子能当“小院士”?  相似文献   
47.
王云建 《教育》2006,(5):24-25
“中国引进西学百年,迄今在技术上还是有相当的成就,在科学上却没有太大的独创。即使在最应当具有科学精神的科研与教育领域中,所谓教者不教,学者不学的现象也随处可见。……长期以来,提倡科学精神仅仅限于‘爱国、无私、献身’等片面的几点,以为科普教育就可替代科学精神的培育。”这是上海师范大学柳延延教授几年前在《科学精神在中国》一文中的观点。这个观点现在来看仍未过时。这么多年来,轰轰烈烈的科普活动时有所见,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作用有限。科普活动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忽视了对科学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48.
徐建新 《上海教育》2011,(12):74-75
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目前,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急剧下降,令人担忧!教育部自2002年开始,在14个省市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每两年对我国学生健康状况进行一次监测。从最近的有关学生体质健康的调查报告看,  相似文献   
49.
本刊讯4月27日,全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工程现场会在柳州召开。会上,自治区副主席李康就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文件的精神作了动员部署,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扎实推进中小学校舍安  相似文献   
50.
《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试行)》指出:“历年大规模测试数据分析显示,师生关系与学生学业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业成绩有明显的正向预测作用。”我校历来关注学校师生关系的动态,近年来通过各种途径不断进行监测、评价和改善,积累了经验,形成了较为成熟有效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监测、评价和促进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