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1篇
教育   323篇
科学研究   3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38篇
信息传播   1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本文注视科索沃危机的升级,分析了冷战后国际环境的复杂变动性,指出北约毁我使馆充分表明美国对中国的主权和存在的漠视,深刻暴露了冷战后美国在华政策上明显的反复与矛盾,其重要原因就是美国错误认识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发展走向,错误地把对自身前途的忧虑投射到全世界去,并错误地低估了世界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决心。北约暴行严重危及了中美关系的发展,但中美关系不该陷入新的对抗,因为这不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中美关系恶化也并不符合美国的长远利益,特别是中国有信心有能力推动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2.
试论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开始缓解后,台湾问题一直是影响中美关系的一个核心问题。台湾问题牵涉到中美双方的利益,中美关系能否顺利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台湾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从美国本身的利益出发,维持台湾现状是至关重要的,出于全球战略的考虑,美国绝不会轻易放弃对台湾的控制和干预。对于中国而言,祖国统一是没有任何讨价还价余地的。鉴于双方立场迥异,可以预见,在中国完成统一大业之前,台湾问题将始终是中美关系中一个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73.
江泽民和克林顿的成功互访,标志着中美关系在经历了8年的曲折发展之后,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但由于中美间在社会制度、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经贸问题以及核扩散问题上存在着分歧,因此中美关系的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74.
汉密尔顿与《杰伊条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密尔顿在美国独立战争初期的特殊背景下,理性地指导并助产了美英《杰伊条约》的签定。条约有美国向英国做出重大让步的条款,遭到美国民众和反对党民主共和党的强烈反对。汉密尔顿认为国家独立后最需要的是和平,不是战争。在美英贸易问题上适度妥协是必需的。为此他向上至总统,下至百姓进行广泛的宣传工作。在华盛顿的支持下,国会最终批准了条约,美国人民逐渐理解了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的立场。事实表明,汉密尔顿的主张是英明的,《杰伊条约》使美国的“得”大于“失”美国国会的传统作用主要局限在内部事务上,在外交决策上基本处于从属地位。随着1973年《战争权力法》的通过,特别是冷战结束后,美国国会在外交决策中的地位显著上升。美国国会权力的复兴,是冷战后美国国内背景与国际形势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国会权力复兴日益明显的时代,其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是双重的。我们应对此进行权衡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在加深中美之间相互了解与信任的基础上,力求扩大积极因素的影响力,把消极因素的影响力降到最低程度,从而对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75.
从1949年底到1950年6月,美国的对台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当国民党政权败局已定,美国当权者致力于“台独”活动.竭力阻止台湾落入共产党之手;当蒋介石败走台湾.美国统治集团内部就是否帮助蒋介石占领台湾产生分歧,持否定意见的国务院暂时占了上风;当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趁机占领台湾,从此开始了用武力阻止中国领土统一的漫长时期。历史证明.美国对台政策的变化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是推行其全球战略和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至于其内部的分歧也不过是以何种方式阻止中国统一的枝节之争。美国的这一政策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中美两国人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今天,美国当局应该从当年失败的历史中吸取教训.顺应历史潮流,以使中美关系得到正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76.
数字公共外交是指在一国政府主导和政策支持下,在充分倾听公众舆论的基础上,政府、智库、媒体、企业、个人等多元主体,依托数字技术与国外公众进行双向对话与关系建构。当前,中国对美数字公共外交主要面临战略机制与平台规划不完善、外交实践缺乏对话意识与定制化传播、多元战略叙事欠缺布局与联动三大主体困境。同时,还面临着美国对华舆论整体趋于负面消极、美国政治极化与妖魔化中国同频共振和“数字围剿”、遏制中国技术研发与平台升级、深度造假与偏向性算法固化受众对华刻板认知四大外部困境。本文提出,推进全球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完善数字公共外交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将中美对话理念由目的转向过程,以数字共情提升对话效能。  相似文献   
77.
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中国作为问题排在问题清单的后面,而作为帮助者则位于前面。中国的力量和模式意味着中国对美而言是一个问题,但相对于应对金融危机、打击恐怖主义、防止核扩散等议题并不急迫  相似文献   
78.
本文以文献分析的方法,对<西行漫记>在抗战时期的传播及对中关关系的影响进行了解读.文章认为, <西行漫记>的传播,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对当时的及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中美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斯诺研究应继续深入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79.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涉及到的核心问题是台湾问题。在此问题上,每一个公报都是历史的进步。然而每一个公报签署后,美国都有违背公报所规定的原则立场的言行,这反映出美国对华政策的双重性和矛盾性。出于抗苏战略的需要,美国有以台湾问题的妥协让步换取对华关系改善的一面;出于不放弃干涉中国内政的立场,美国又有以台湾问题为筹码遏制中国的一面。这就是中美关系曲折起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0.
最富戏剧性的美国大选结束了,小布什已入主白宫。新总统原则上将沿续美国“单极独霸”世界的全球战略,但将进行战略调整,把战略重点放在亚太地区。小布什将把中国作为竞争对手而不是克林顿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近期中美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损害,但中美的共同利益必将使双方回到“对话与合作”的战略关系上来。中美关系未来走向将直接影响21世纪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