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76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教育的功能性问题在不同的学者笔下有不同的论述,高职生创新创业教育也一直是实现高职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视域解构高职生创新创业的功能,详细分析了高职生创新创业教育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社会、高校、就业市场、学生等方面的功能体现,以此对高职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功能有较为详细的阐释。  相似文献   
82.
本文通过对觉囊派判教中对"中观"思想判释的阐述,重申了中观思想以方法论的原则在觉囊派判教思想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并进一步认为判教与中观的互动促成了觉囊派教义思想的最终成熟。  相似文献   
83.
美术是视觉的艺术,视觉的艺术离不开观察能力的培养.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无论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还是欣赏、评述、综合、探索,观察能力的培养都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基础.观察即是对事物的仔细察看,观察能力的培养几乎遍及每一学科的教学,只是各有侧重,而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培养,则尤其重要.在绘画写生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写生课在教学实践中分为室内写生和室外写生两部分,两者在教学实践中相辅相成、各有侧重.室内写生以课堂讲授和个别辅导为主,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简单的描绘方法,形式多为静物写生,让学生依照静物画的特点进行构图、造型、色彩、空间等分项写生练习,由浅入深地进行基础训练,并在实践中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84.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编者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的隐性对话主体,有否深入开展与编者的对话关乎阅读教学的方向性和实效性。本文立足于编者的主体地位,结合教学实践尝试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多个维度对话编者,希望能藉此架起学科课程内容、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之间的桥梁,使阅读教学更为有效、有序。  相似文献   
85.
刘畅 《当代传播》2013,(2):7-12
理论创新需要能力,而能力的培养取决于特定的、相应的思维素养。验之传播学史,许多发现和创新不无规律可循,重要一点就是其发现者都体现出良好的思维素养。可大概总结为:发现者或创新者都具备职业性好奇与"日常生活学理化"的能力,他们都认识到概念命名的重要性,并善于使自己的思维深化或延伸。另外,有的学者还善于在两个已知的学术观点、学术视角的中间地带发现问题,形成自己的独特视角和学术切入点的思维方式,是为"中观思维"。认真模仿、领会、学习这些素养,对培养我们自己的创新能力、提高中国传播学的理论水平和思辨能力不无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6.
宏观调控权是现代市场经济阶段产生的一种新型国家权力,它与中观调控权是两种不同的经济调控权,二者之间是整体性权力与局部性权力的关系。微观经济监管权是区别于宏观调控权、中观调控权的一种经济行政权。  相似文献   
87.
俄国著名科学家门捷列夫曾经说过:“科学的原理起源于实验的世界和观察的领域,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不会有接履而来的前进”。观察是获得知识的最基本途径,也是最基本的环节,更是思维的基础。观察能力是初中科学课程诸多技能目标中最基本的一种能力。观察能力是指运用感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并伴有思维的知觉活动。它是学生认识、获取信息必不可少的一种智能活动。在《科学》学习中,观察能力更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8.
新课程与教师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是深化新课程的主体力量,而教师的观念则是教师能否成为主体力量的主要因素。就实施新课程而言,教师所需要的观念,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对与新课程实施有关的宏观背景的根本认识,即宏观观念层;第二个层面,是对与学校教育中实施新课程相关的核心要素包括学校课程、学生、教师自我观、学习观等关键概念的根本理解,即为中观观念层;而第三层面,是对与具体实施新课程有关的学科教学、学生个体等方面的基本看法,即微观观念层。本文重点讨论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师所需要的中观观念层。  相似文献   
89.
《中国新闻周刊》2009,(25):12-12
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副主任梁万年7月6日表示,国家将对甲流防控措施进行调整,诊断程序也将简化。接下来将不再对甲流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观察,而是实行居家医学观察,对轻症甲流患者也将实行居家隔离治疗。  相似文献   
90.
俄国著名科学家门捷列夫曾经说过:“科学的原理起源于实验的世界和观察的领域,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不会有接履而来的前进”。观察是获得知识的最基本途径,也是最基本的环节,更是思维的基础。观察能力是初中科学课程诸多技能目标中最基本的一种能力。观察能力是指运用感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并伴有思维的知觉活动。它是学生认识、获取信息必不可少的一种智能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