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919篇
科学研究   113篇
各国文化   17篇
体育   35篇
综合类   81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26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289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357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59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外语应用语言学是把语言理论应用于外语教学,为外语教学提供原则、策略和方法的学科。运用文体分析和语域分析理论对奥巴马胜选演讲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演讲大量使用常用词,平实简朴,大量使用复合排比句,结构严谨,句法规范,话语形式与语境关系协调,语篇语域得体。这些对了解英语的语言特点,提高外语学习效果,促进演讲训练都很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72.
人际功能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之一。本文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功能为主要理论,在语气和情态两个子系统的框架内,对奥巴马在海军学院2013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进行了人际意义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在政治演讲中,演讲者多使用陈述语气来阐述信念、表达肯定、树立权威;在情态方面,多使用中高量值情态动词来说服听众以响应自己的号召。借此,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运用人际功能的手段对自我形象进行有效建构,以实现其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973.
把握主旨和内在逻辑是教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前提。关于主旨,从意识形态与人学两个维度把握,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四有"新人。关于该课程的内在逻辑,现有教材按照"思想(意识形态)—道德修养(人学)—法律基础"架构编排,其弊端是缺乏内在逻辑理路,不利于教与学。对治之道是本乎主旨的理解,运用"问题导向教学法",按照"道德修养(人学)—思想(意识形态)—法律基础"进行重构,显得更加清晰合理。  相似文献   
974.
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是一片人间净土。但边城虽然是一片人间罕有的净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却并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他们的生命里也充满了悲剧,充满了苦难,充满了无常。在沈从文先生的作品中,我们也确实读出了他对一切真、一切善、一切美的生命发自内心的祝福,从中读者也能获得心灵的具有形而上意味的慰藉。或许,这是沈从文作品具有恒久艺术魅力的最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975.
萨基短篇小说《黄昏》的主旨意图清晰明确——从小说人物的"黄昏人生"折射人性堕落的"黄昏社会";但作品的情节构思则扑朔迷离,以开放的架构给读者预留了再创作的空间。本文通过分析《黄昏》的主旨与情节,探究萨基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976.
《小学生时空》2014,(11):48-48
爱语文: 我们班的语文课代表转学了。他当时是被老师任命的。而今,班主任打破常规,宣布自由竞选语文课代表,要求自己写讲稿,进行五分钟的竞选演讲,然后集体投票选举产生。自四年级以来,我一直喜欢上语文课,也一直惦记语文课代表这个职位。可惜,我的语文成绩不是班里最好的。我很担心同学们嘲笑我自不量力。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977.
正"点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指点"。从"指点"的含义看,它很古老,因为无论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还是孔孟程朱,他们的教育实践无不闪耀着点拨教学的光辉;但它又较现代,点拨教学是在当代著名特级教师蔡澄清的研究、推介下,取现代教育理论的精华,从一种微观的方法与技巧发展为一种宏观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原则。一、对点拨教学法的基本认识什么是点拨教学法?蔡澄清老师这样定义: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978.
一个普通人     
李娟 《新读写》2014,(9):6-6
由叶开选编、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被称为“一个人的教材”,其《综合分册》和《小说分册》一经上市就引起媒体、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强烈兴趣。下面刊登的青年作家李娟的《一个普通人》一文,选自《综合分册》“人与事”部分,叶开专门为此文写了一篇题为《好人坏人和真人》的赏析解读文章,以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主旨。希望读者能举一反三。学会阅读。  相似文献   
979.
2013年,奥巴马总统发表了第二次就职演讲,直言美国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言辞尖锐深刻,该演讲被誉为“最为进取”或“最具攻击性”的演讲。文章从文体学角度出发,对该演讲从语音、词汇、句法和修辞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剖析了其语言风格的成因。  相似文献   
980.
通过实验小组形式,笔者组织学生以《刘禹锡竹枝词创作主旨探析》为题进行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性学习尝试,从刘氏《竹枝词》文献入手,结合其与屈原《九歌》的关系,再参考汉唐间诸多文人对屈原的评价,来深入探析《竹枝词》的创作成因及其主旨。通过这一学习实践过程,肯定了研究性学习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