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篇
教育   110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本篇"论数学中的二律背反"是在数频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又一开创性的新成果,它总结并解决了古今数学理论在基础理论上明确存在的二律背反问题,揭示了无穷大的自然数分布至少是以无限循环与无限不循环的交错分布的规律.  相似文献   
82.
康德的二律背反说蕴含着深奥的辩证法,其正题和反题并不能割裂开来.然而,在对传统美学的清算中,一些分析美学家却拘泥于二律背反的反题,高举"趣味无争辩"旗帜,质疑和否定传统的批评标准,甚至想要取消批评本身,主张不再对艺术作品进行评价.这种对二律背反的解读是片面肤浅的,并不能取消文艺批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83.
论述馆藏是图书馆的立馆根本,二律背反在馆藏建设中的普遍存在阻碍图书馆的良性发展。指出充分发挥联盟馆的合力,采用科学的方法,合理地确定纸本低利用率文献并通过合作建设储存图书馆,聚合服务,以储为用、以储促用,构建联盟馆藏一体化体系,提高馆藏的使用效率,全面提升为用户服务的品质使联盟馆藏走上优质、高效、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图书馆联盟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84.
康德提出的“二律背反”命题,与身心修养中的境界有着复杂的区别和联系。“二律背反”具体到生活中,表现为道德的普遍法则与人们幸福感的矛盾,而只有通过身心修养,以变化气质,止于至善,才能真正解决这个矛盾。  相似文献   
85.
目前诸多德育研究流于对虚假命题的人云亦云而迫切需要理性的反思和提问。文章在目的论、方法论、效果论、本体论四个层层递进的层面提出困扰当前道德教育的四个二律背反问题:德育目标层面的宏大与低微之争;德育方法层面的过剩与单一之争;德育效果层面的有效与无效之争,德育本体层面的可教与不可教之争。究问的目的不是想到取代,而是企图澄明德育的本体性问题,以期回归德育之本真状态,助于当下的德育研究。  相似文献   
86.
傅谨 《东方文化》2001,(5):87-95
话剧《切&;#183;格瓦拉》从去年演到今年,从小剧场演到大剧场。尽管我不愿意把这一迹象看作一种象征,但是,《切&;#183;格瓦拉》罕见地、意外地久演不衰,而且剧场效果极好,因之也给制作人带来很好的商业利益,却是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从制作者的角度看,这样的效果已经可以满  相似文献   
87.
暗访是近年来被传媒频繁使用的一种采访手段,在以往对暗访进行研究的章中,多从法律角度分析。而本从暗访自身的三个二律背反特性(暗访中新闻真实性,客观性与记主观性之间的矛盾;暗访在提倡诚实与鼓励欺骗之间的矛盾,记在暗访报道中保障公众知情权与炫耀自身特权之间的矛盾)出发加以阐述,同时引入国外的有关新闻伦理观念,提出了国内记从事暗访活动所应具有的职业道德理念。  相似文献   
88.
康德二律背反思想指出对立命题可以并行不悖,彼此并不以一方克服另一方为存在的依据,而是在各自的世界合理存在;同时从认识遵循的原则之一--调节性原则出发形成引导性概念即信仰.这一思想和思维模式对构建和谐社会颇有启示.康德最关心的问题是"人是什么",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也在"人":基于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制度、完美人格的培养达到人与人的"和而不同";每个人拥有追求和谐社会的信念;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9.
舜文化是中国伦理的基础构造,经历两个互动过程,形成两大基本特点,构成本质属性。因此,中国伦理既因其是严厉命令的伦理学而成为现代转化的陷阱,又因其具有永久魅力的中和传统而成为现代价值观的宝贵资源。中国要成为现代化强国,有必要回到而不是抛弃自己固有的精神家园,并重建既符合普世性价值又具有自己特点的现代伦理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90.
刘玲  羊森 《新闻知识》2015,(3):17-18,33
在意识形态终结论甚嚣尘上的当代,意识形态建设更要抓紧。作为对传媒时代的呼应,传媒意识形态建设是当然选择,也是必然选择。传媒意识形态不仅要建设,而且不能放松,但这种建设应该有别于传统,应该有更为理性的沉思,唯此也才可能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和引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