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58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董轩 《中国德育》2009,(6):95-95
1947年,三联书店将费孝通先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的“乡村社会学”讲义以及费老在《世纪评论》上连载的十四篇文章,整理出版,  相似文献   
42.
<正>至公堂是贡院建筑群的中心,至2011年,恰有512年的历史。五百余年风云变换,至公堂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明清云南乡试活动的中心"至公堂"三个大字原为明代严孟衡所写,后被毁,现为今人重书。其正门中间有横额:"旁求俊  相似文献   
43.
杨红玉教授,女,博士,硕士生导师,1977年作为应届生考入云南大学生物系,毕业时考取硕士研究生,成为当时全校最年轻的研究生≯杨红玉教授在高校工作已达28年,其间除了攻读并获得博士学位以外,她还曾前往中科院上海植物研究所、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以及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进修和访学,2009年作为人才引进调入昆明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系工作。杨红玉教授功底扎实,学养深厚,学术成果丰硕。她先后主持科研课题达8项,参与4项,其中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1项以及云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项。除此之外,杨红玉教授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hineseScienceBu/letin”、“AmericanJournalofPlantSciences’’、《环境科学学报》、《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植物生理学学报》、《细胞生物学杂志》、  相似文献   
44.
肖来 《中学生百科》2012,(35):57-59
高中时,曾幻想有一天,能够在南方某个自己喜欢的大学里静静地念中文,可以不用逼着自己上自己不喜欢的课,可以每天花很多的时间在图书馆。即使我什么都不做,只是在一排一排的书架旁徜徉,感受着岁月积淀的书本里的气息。这是我所钟爱的。事实上,我也确实选择了在一个南  相似文献   
45.
于坚 《大理文化》2012,(12):4-11
于坚,男,1954年8月8日出生于昆明。14岁辍学,当过铆工,电焊工,搬运工等。20岁开始写诗,25岁发表作品。1984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1985年与韩东等人合办诗刊《他们》。1986年发表成名作《尚义街六号》,1994年长诗《○档案》被誉为当代汉语诗歌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46.
杨明榜简介     
《保山师专学报》2008,27(6):109-109
杨明榜,男,汉族,1963年9月出生于云南腾冲,中共党员,教授。1985年毕业于云南大学政治系哲学专业,同年到保山师专任教至今。其中,1990至1991年到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助教进修班修研究生主要课程。  相似文献   
47.
蔡红华 《出版科学》2013,21(3):111-112
《政治人类学通论》(以下简称《通论》)是云南大学出版社自本世纪初开始与云南大学人类学系和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共同组织策划,反映当代人类学最新研究成果的系列教材——《21世纪人类学文库》之第十二种。该书由何国强教授领衔撰写,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  相似文献   
48.
园林园艺学院前身是云南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始建于1950年,1973年云南农业大学成立茶桑果系,1979年更名为园艺系,2001年5月成立园林园艺学院。学院设有园艺系、园林系、花卉研究所、蔬菜研究室和果树研究室。现有教职工56人(专任教师51人)。其中教授8人,  相似文献   
49.
海燕 《云南教育》2010,(20):42-43
1988年师范学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位于著名的三家巷(集当时的昆明工学院、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于一巷)旁的一所小学——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任教。独特的地理位置,让这里成了一个人才聚集的宝地,接触的多是教授级人物,孩子进校前多少都能识一些字,真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相似文献   
50.
邓琼 《云南教育》2010,(1):31-33
云南大学有一个制度:老师的课上得好不好,学生说了算。准确地说,对任何一个教师的教学评估由听课学生、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学院领导组成的教学督导团三层评价体系完成,但学生的意见最为重要,如果大多数学生评价差,或者选课学生达不到一定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