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4224篇
科学研究   220篇
各国文化   33篇
体育   116篇
综合类   219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559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319篇
  2014年   651篇
  2013年   380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522篇
  2010年   573篇
  2009年   448篇
  2008年   373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哈代的小说《卡斯特桥市长》采用了高超的叙事策略:独特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塑造,灵活的时间和空间安排的叙事手法。本文通过分析偶然与巧合、对比与冲突,以及时间的循环和空间的重复的叙事艺术在增强小说悲剧性和揭示小说主题方面的作用,希望人们能更好地理解哈代的这部小说和哈代独特的创作技巧。  相似文献   
952.
埃德加·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在颓废、怪诞和阴郁中透出幻觉般深邃的美,引起了世人瞩目。这种恐怖效果的实现,一个主要途径就是大量恐怖意象的使用。这些意象与爱伦·坡自身的经历、个性气质以及当时的文坛主流有关,但郝经过了爱伦·坡独具匠心的艺术创造。众多恐怖意象中,场景意象群、关女意象群、动物意象群占据了主要位置,对这三者的研究可以今读者深刻了解其恐怖小说的内涵和魅力。  相似文献   
953.
《息·望·忆》是一部移民题材的女性小说,在男性角色的建构方面凸显两大特点:男性角色的缺失;男性角色的社会表征意义。小说主要塑造三个男性角色:强奸犯,马克,约瑟夫,他们在小说中鲜有提及,但被赋予明确的社会表征意义,主宰女性角色的命运。  相似文献   
954.
苏珊·朗格在艺术符号论中将美学理论与艺术现象完美结合,归纳为虚象、幻象和抽象三个层次。虚象是艺术符号的表层,要求设计者通过独特的装饰符号表达自身的情感和向往,激发观者的心理共鸣;幻象是艺术的本质特征,要求设计者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设计手法,使装饰的符号独特而醒目;抽象是艺术价值的核心所在,提示设计者充分表达情感,反映商业化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商业活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55.
以《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为中心,考察元人彭寅翁刻本《史记》“删易”三家注的诸种具体表现,肯定其删易工作及其实际效果,进而探讨其编纂思想的积极意义,指出应将这方面之长与其版刻之短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956.
《论语·里仁》篇主要讲仁德的道理。本篇有许多经典名句,如"择不处仁,焉得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等等。如何解读这些名句,历来多有争议。本文在质疑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和杨伯峻《论语译注》)的基础上,对《里仁》篇中的一些疑义章句进行了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957.
美国戏剧家阿瑟·密勒在戏剧《推销员之死》中塑造了几位耽于身份认同危机的人物,威利·洛曼和他的两个儿子向往成功,但在追寻成功的道路上不能认清自己的身份角色,酿成了家庭悲剧.本文从认同危机角度,分析他们的认同危机是如何在现实与梦想的矛盾中产生并形成悲剧的.  相似文献   
958.
《香港当代作家作品合集选·诗歌卷》给我们画出了一条香港当代诗歌发展的基本轨迹.就创作方法来看,香港当代诗歌基本上呈现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多元并存,并以现代主义为主的格局;就其诗歌队伍而言,又是本土诗人、南来诗人和外来诗人的大融合.同时,选集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959.
林瑞文 《海外英语》2012,(22):207-208,217
厄纳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一战以后美国文坛的著名小说家之一。《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是他早期写的一个短篇小说,这篇小说虽然字数不多,但却显示了他深邃的思想和凝练的风格,自出版问世以来,许多研究者对该小说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文学理论进行解读,从而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海明威的作品内涵,充分展示了其"冰山理论"的丰富性。这里运用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方法,试图通过现象入手,挖掘其普遍而又深刻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960.
杨雁 《海外英语》2012,(20):211-212
18世纪美国理性主义倾向崇尚乐观、积极与人道主义。作为美国启蒙思想的代表人物,富兰克林与潘恩尊崇自然神,致力于追求道德实践。富兰克林不认同约伯的遇事怨艾及其怀疑论的神学与哲学内涵,相信神的仁慈之心必将佑福美国民众与社会。潘恩在批驳《圣经》的同时,却对《约伯记》的科学性推崇有加。富兰克林与潘恩对《约伯记》的个性解读,透显出美国启蒙思想活跃、务实,追求理性与现实体验的本质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