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03篇
科学研究   3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57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早就听说小小一个台湾岛,竟有几百家广播电台,一直觉得不可思议。2002年7月有机会赴台湾,亲身体验了一把台岛上的“电波大战”,下面将所见所闻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82.
20世纪50到60年代的文学期刊被纳入国家集中、统一、有序、规范的管理格局中,形成从全国到地方的等级关系。文学期刊曾采取变革措施,追寻自己的特色,取得一定成绩。应客观、整体、辩证地看待此期间文学期刊对文学和文化的影响:对文学有主体性建构作用,促进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认同,因片面地发挥政治功用而走向衰竭,在同一和规范中也隐含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83.
一、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两者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又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化.是企业文化在传播媒介上的映射;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核心和灵魂。企业形象的塑造就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企业形象不等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企业长期培植,员工共同创造形成的企业独有的特质和风格。企业文化影响企业发展方向,影响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人们对企业的整体印象和评价。这其中也包含了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反应。可以说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84.
现在网络以其空前强大的力量渗入人们的生活,整个世界都被网络一网打尽。在新闻传播效果上,网络显现出的与以往传播媒介不同的特质,也造就了经典传播效果理论在网络传播背景下出现变革的局面。所以,在网络传播时代旧的传播理论及其假设已经不适用时,  相似文献   
85.
唐润华 《报刊之友》2010,(6):115-115
大媒体时代意味着传播技术的大飞跃、传播媒介的大融合、媒体形态的大演变、传媒格局的大洗盘。相应地,对传媒机构来说,大媒体时代就意味着发展战略、运行机制、产品形态、营销策略的大调整。因此,传媒经营者在大媒体时代必须具有大视野。  相似文献   
86.
传播媒介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新闻舆论监督已经和党内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一起.构筑起了现代社会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善于做好舆论监督,对于营造良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提高舆论监督的质量,改善新闻舆论监督的状况,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在开展舆论监督的过程中把握好以下三条原则:  相似文献   
87.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传媒业也迅速发展起来。新闻凭借着各种传播媒介充斥着我们的现实生活,新闻传播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8.
涂雨秋 《新闻窗》2010,(5):80-81
一、理论渊源 所谓“两级传播”,是传播学先驱、美国传播学家拉扎斯菲尔德的一大发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传播效果研究上.传播学界盛行“魔弹”理论,也称为“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其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对于受传者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  相似文献   
89.
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使档案编研载体及传播媒介从有形实体向虚拟网络转变,载体形式的变化与新传播媒介的出现有利于档案编研工作发挥其服务作用,其互动模式更有利于档案编研工作的开展、丰富了档案编研的技术手段,使档案编研成果更为直观、高效与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90.
手机短信:从人际交流到大众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手机功能的不断开发,手机短信这一功能在实践中逐渐担负起传播媒介的角色,越来越多的人将手机或手机短信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对于手机、手机短信是否是"第五媒体",学界还有很多争议和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