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653篇
科学研究   77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60篇
综合类   45篇
文化理论   57篇
信息传播   256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369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互联网搜索引擎的传播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赫 《青年记者》2006,(10):82-83
功能强大的“蜘蛛”系统为互联网搜索引擎向人脑延伸提供了无限可能。  相似文献   
52.
"博客书"出版的传播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博客的普及,博客写作逐渐成为了出版界挖掘的重要资源之一.在2006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金丽红、黎波等著名出版人更是隆重推出"博客书"概念,一时间,"博客书"掀起了新一轮出版热潮.中信出版社高调推出素有才女之称的徐静蕾的"博客书"--<老徐的博客>,首印就是10万册;随后,地产名流潘石屹,童话大王郑渊洁,<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王小峰等的"博客书"也纷纷出笼.  相似文献   
53.
浅析影响图书馆传播效果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影响图书馆信息传播效果的因素,并提出了提高图书馆文献传播效果的途径。  相似文献   
54.
期刊论文引文中的中国新闻传播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以中国期刊网为研究资料来源,分析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论文引文。看看被引著述的作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是,本考察的目的不是替新闻传播名校和名学者排定座次。因为著述引证统计反映了我国特定的教育制度和学术制度,所以,本文更是一次制度分析。  相似文献   
55.
王琛 《当代传播》2006,(6):44-47
对中国古代传播史的研究,即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发掘传播的理论观念与史实,源自海内外华人学者对传播学“本土化”的学术追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此研究大致经过了3个阶段,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本文对以往的研究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56.
一、博物馆传播属于大众传播的范畴二、传播过程模式图在现代博物馆展览传播中的解读三、新时代条件下,用传播学理论分析受众需求变化四、现代化博物馆展览适应观众需求的解读  相似文献   
57.
徐培汀先生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资深教授,他的新著《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1949~2005)》最近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该书为1994年出版的《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的续编,介绍建国55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学术研究的发展概况。全书有55.2万字,分14章叙述。  相似文献   
58.
2005年新闻传播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新话题,或由新闻事件而聚焦,或是在屏幕热映之后引发。这年的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中也有一些前两年的热点,在2005年继续得到关注。新话题引起人们对新现象的深层思考,丰富了原有研究领域的内涵;老话题则由于有了新角度或新的切人点,加深了人们对原有问题的认识。本通过翻阅2005年国内较重要的10余种新闻传播学刊物中的近千篇章,归纳了这年新闻传播研究的10个较为集中的话题,以期能对过去一年的研究动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观照。  相似文献   
59.
“超女”现象的传播学实证分析——上海受众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夏天,全国刮起了一阵“超女”旋风,一时间,大街小巷、城里乡间,似乎人人争看、争说“超女”。激赞为“民主先锋”者有之。痛贬为“低俗文化”者有之,漠视为“娱乐快餐”者也有之,莫衷一是。直到近日,争论仍未平息。  相似文献   
60.
e时代的儿童网络媒介接触行为探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鉴 《新闻界》2006,(6):101-101,100
根据传播学媒介系统依赖论,儿童与媒介的依赖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理解、行动定向和娱乐。如果儿童的媒介使用影响了儿童在现实世界的生活,如对媒介过度依赖,使之终日沉浸在媒介所提供的幻想世界中,并对现实生活越来越不认同,越来越依靠媒介来排除生活中的烦恼,那么就形成“媒介瘾”,或称之为“媒介综合症”。在e时代,这种“媒介瘾”突出地表现在网络媒介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网瘾”。“网瘾”能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直接原因就是接触网络媒体的儿童数量在不断扩大。据2006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的《第十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