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篇
  免费   1篇
教育   261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56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在Blaugh上看到一幅漫画,一位母亲跟自己的儿子说:“你要不读完你订阅的RSS,你哪也别想去。”的确,Web2.0技术使人人都是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由此带来了草根声音的崛起和人际交往的更大解放,博客的病毒式流行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写博客,以及阅读别人的博客,通过SNS网络进行网上交流成为很多教师在网上的主要活动。Blog的最大特点是存在大量链接,通过一个Blog,  相似文献   
102.
人所共知,中华民族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常把教师比作父母,可见教师的地位之高,多么的受人尊重。那么教师为什么受人尊重呢?因为他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伦理、道德的传授人。教师之所以受人尊重,是因为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苦、繁重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  相似文献   
103.
网络恶意传播的个体心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意传播是近年来在网络传播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现象,并泛滥成为一种网络诋毁文化,甚至形成具有杀伤性目的的网络战略.在这个过程中,网络编辑的刻意为之的作用是显见的.网络与现实环境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行为主体的匿名性,在一个具有道德与伦理共同约定的接受氛围中,适当的或者与受众接受情感方向一致的恶意传播就易于被放大、再传播和完全接受.网络恶意传播一般刻意为之,以追求"尖叫效应".这类恶意传播,有时不尽是个体私媒体的传播,除了个人外,许多媒体(包括主流网站)也会根据自己的政治或商业目的,通过制造新闻热点议题,操纵公众眼球,达到恶意传播的目的.由此可见,网络的社交匿名性给网络使用者提供了不用顾忌后果而任意宣泄的途径,在这样的环境中,个体的心理呈现出明显的去个性化和去抑制性特点,这是网络恶意传播的重要原因.网络编辑应该注重对于恶意传播的管理,而不是参与再传播;网络编辑可以通过加强对网络传播者的道德教育、培养健康人格,规范网络传播的法律法规建设,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实行分众传播等办法来实施.  相似文献   
104.
传播者和受众作为传播过程的两极是传播效果研究的重点。本文试图通过对传播过程的两极在传播效果中的研究探寻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5.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教师也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布鲁纳的话深刻地揭示了教师职业的崇高地位和特殊性。然而,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必然会在职业生活中遭遇一些矛盾,必须学会正确地处理一些关系。  相似文献   
106.
语文教学的目的中提出: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康人格".因此,教师不仅应该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应该是学生积极、乐观、向上、健康人格的塑造者.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初中学生健康的人格呢?我认为有三个途径:  相似文献   
107.
学校教学活动是由传播者、信息、媒体、接受者和效果五大要素构成的一个有目的有组织的传递文化知识、技能、价值观念的过程。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全面认识,正确发挥五要素的基本功能。对于以现代化教育媒体的运用,研究为特征的电教工作者来说,就不能仅拘泥于电教媒体的实践与实验。电教从形式上看是人——机——人系统。但实质上仍然是人——人系统的关系。因为一切教学机器都是人智能的物化,同时也是由人操作控制的。所以要放开眼界,善于选用不同媒体,不同符号去表征不同信息。摆脱以静止的机械的观点去解释其运行机制,树立教学过程应是多通道,多形态,多媒体一个有机整体开放系统的新观念,把电教纳入学校教改整体轨道。  相似文献   
108.
有人认为教学只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传播是老师,接受是学生,很乏味,很枯燥,根本就没有妙趣可言。更有人把教学喻为一幕在教室里面上演的“教案剧”,教案是剧本,老师是主角,学生中“好”的是配角,其余的大多就是听众、观众了。这些说法看似合理,可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它们只是片面地揭示教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外在的表现形式,根本无法体现教学的实质和内涵。其实教学应该是一门综合艺术,  相似文献   
109.
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和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使命、作用决定了思想品德课教师应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强化几种意识,拓展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10.
管理心理学表明:需要是人的积极性的源泉,是动机产生的最根本的心理基础。教师,作为社会文化的继承人和传播者,他们的文化层次、审美倾向和个人需要的档次都较高,他们深刻理解自己所从事的育人工作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意义,他们在默默奉献的同时,渴望自己的人格受到尊重,渴望自己的劳动成果受到肯定和赞誉,渴望独特自我的实现。因此,学校管理者在确立管理目标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