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441篇
科学研究   30篇
各国文化   23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20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笔者用2010年高考上海历史卷做高三文科班练习,发现其中第11题学生的答错率较高。试题如下: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各类学校都遭到了严重的损毁,教会学校也未能幸免,为了生存以求发展,这些学校纷纷选择迁移,本文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的资料,对抗战期间及战后在华教会学校的状况进行了全面的描述。  相似文献   
13.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因其文化传教策略和中国社会需要,开始在华展开翻译出版活动,创办了墨海书馆、广学会等一批翻译出版机构,翻译和出版了大量介绍西方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的书籍,在近代中国翻译出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促进了我国翻译出版事业的形成与发展,对于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西方在很早已有交往。明末清初,交往已相当频繁,西方一些传教士曾涉入中国上流社会,担任宫廷教师,对外谈判翻译等重要职务,很受当权者重视,甚至部分高层人士还接受了西方宗教,成为信徒,中西文化一度出现交融的前景。但因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间的种种差异,西方人的行为使中国人对其产生的种种误解及中国国内的现实状况等因素的综合使用,使中国突然关闭了刚刚开启的国门,使中西隔离,当西方工业文明崛起之时,中国仍沉浸在天朝大国的梦幻之中,使中国失去了分享人类文明成果的大好时机和一次飞跃发展的良好机遇,最终因落后而被西方殖民者的炮舰冲入国门,陷入百年屈辱历史。  相似文献   
15.
传教士在第一次“西学东渐”过程中促进了西方文化、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与中国文化的融汇,也给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影响。清政府为阻遏非正统思想的传播,切断教会势力在精神领域的影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6.
在赴海外完成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中,如何在异文化氛围中处理与当地文化的关系、如何亲和而有效地进行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是海外对外汉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梳理利玛窦在华传教的过程,总结其中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以为今日对外汉语教师海外文化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1934年10月初,时任贵州镇远教堂牧师的勃沙特与妻子罗达自安顺返回镇远,在经过城外一个小山坡时,与从江西进入贵州的红军第二、第六军团相遇,当即被红军扣押。据萧克将军后来回忆说,扣留外国传教士的主要原因是想通过他们弄到药品或军费。对于被扣的外国传教士,红军告知教会方面可用红军急需的药品、盐、电池等物资来抵赎。  相似文献   
18.
魏秀春 《高中生》2011,(3):57-57
1934年10月初,时任贵州镇远教堂牧师的勃沙特与妻子罗达自安顺返回镇远,在经过城外一个小山坡时。与从江西进入贵州的红军第二、第六军团相遇,当即被红军扣押。据萧克将军后来回忆说,扣留外国传教士的主要原因是想通过他们弄到药品或军费。对于被扣的外因传教士,红军告知教会方面可用红军急需的药品、盐、电池等物资来抵赎。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明末清初西方耶稣会传教士来华,对我国的天文学、数学、地学、物理学及火器制造等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说明了各国之间科学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伯驾(Peter Parker,1804—1888)是美部会派往中国的第一位医药传教士。他在华期间的医疗活动不仅对基督教在华传教事业产生了一定影响,尤其在中美医学交流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对中国医学由传统向现代的嬗变起了重要的推逐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