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441篇
科学研究   30篇
各国文化   23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20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编者:地球越来越像一个毛线团,那一簇一簇的绒线就是人们运动迁移的轨迹。商人、海盗、传教士是最活跃的族群,在路上是他们的人生信条。留学生也混入其中成为不同文化间交流沟通的纽带。到现在留学已经是大众化的运动,少了冒险者的气质,多了更多功利性的诉求,但留学生们还是把这个世界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62.
《云南教育》2010,(10):32-38
今年5月是意大利来华传教士利玛赛逝世400周年,以利玛赛东来为标志,今年是西学东渐400年祭。这是中华民族在严峻的挑战中磨炼和提升文化生命力的400年。  相似文献   
63.
关于外国人研究中国问题的学问.统称为汉学(Sinology).是东方研究(Orientalstudy)的一个分支。外国汉学研究的开端与16世纪来华传教士对中国的研究密切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学研究逐渐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兴起.且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64.
秋风 《出版参考》2010,(6):12-12
过去百年来,在中国从事公益事业的西方人与本土的中国人相比,不能不承认,国人逊于外人。在中国各地活跃着一批从事公益活动的外国人。其实,自从中国与西方接触,中国大地上就出现了很多专门从事公益活动的欧美人士。最早来到中国的西方人是传教士,为了吸引中国信徒,他们中不少人拿出相当多精力从事公益活动:开办学校、育婴堂、医院,等等。  相似文献   
65.
西洋铜雕版印刷术是与铜版画伴随而生的一项印刷技术.铜版画产生于15世纪的欧洲,它以画面精细、线条柔和而深受人们喜爱.明朝末年,西方天主教传教士把这种画带进了中国,在它的影响下,铜雕版印刷技术亦随之在清前中期传人.  相似文献   
66.
蓬莱地处山东半岛北端,是登州(1376-1913年)府治所在地,素以“海市蜃楼”、“人间仙境”著称于世。曾是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我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根据1858年6月中法、中英、中美签订的《天津条约》增开登州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改为烟台,随即传教士便登陆蓬莱聚居,办学传教。1873年9月1日,慕拉第女士被美国浸信会派到蓬莱,成为美国基督教组织派往国外的第一位女性传教士。  相似文献   
67.
一、青浦教案 凌晨时分,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就悄悄地摸黑起床了,今天他和另外两位传教士雒魏林、慕维廉约好,要到远在西南方向的青浦县去传教。路很远啊,足足有八九十华里呢。这段距离如果放在今天,出南市老城厢,上高架,再走沪青平高速,一个多小时就够了。可当年不行。陆路不畅,只能走水路,没有一天时间绝对到不了。  相似文献   
68.
中国大,我们对中国的无知几乎同样大。为什么不转而亲近中国人?只有亲近中国人,我们才能知道从这个‘天国'我们获得了什么。——威廉·盖洛两个西方人,时隔百年,相遇在中国的长城之上。威廉·盖洛(1865-1925),美国传教士兼探险家。1903年,他首次到中国旅行,为了沿长江逆流而上。他给自己取了个中国  相似文献   
69.
谭树林 《历史教学》2002,4(6):25-29
中国人到欧洲留学始于清初,发起者为在华欧洲传教士.这些留欧学生在海外学习西方语言和基督教理的同时,也向所到国家适时介绍有关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和生活习俗,谱写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70.
读书     
《北洋之始》约翰·斯图亚特·汤姆森[美]著朱艳辉、叶桂红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1这是一本涵盖面极广,对于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极为有益的著作,它是一位美国传教士、是一个外国人对经过辛亥革命洗礼前后的中国的认识。书中,作者还以一个美国传教士的视角,对孙中山、伍廷芳、黎元洪、袁世凯、李鸿章、张之洞、康有为、梁启超、光绪皇帝等当时的风云人物进行了品评.此外,作者还不惜笔墨地描写了一批对当时中国有着重大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