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2468篇
科学研究   251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92篇
综合类   136篇
文化理论   47篇
信息传播   40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47篇
  2011年   301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335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自律和义务是康德道德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通过自律概念,康德一方面批判了受控于自身欲望的非理性行为,强调了理性在道德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拒斥了那种出于外在权威和规范的他律,强调道德本质上是一种自律行为,道德法则是理性的自我立法,道德的根据既不在于自然情感的倾向也不在于外在权威的约束。而义务概念凸显了人作为有限的存在者自身的二重性,真正有德性的人不仅是有理性的、自我立法的人,更是能够在理性与欲望的冲突中坚持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尽到自己义务的人。  相似文献   
92.
公民教育教什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民教育研究是一个综合学科。如果从伦理、政治和法学的角度观察,确定公民教育的内容是相当复杂的问题。布瑞格豪斯揭示了公民教育面临的一个两难问题,它给真正希望得到人民支持的国家和认真的学者带来严峻挑战。本文讨论这个难题和它的解决方案,我们应该在公民教育内部,而不是在公民教育课程之外寻求解决办法,总之合理的公民教育必须既讲权利又讲义务。  相似文献   
93.
探讨了共同过失犯罪的定罪与量刑问题。认为传统的共同犯罪理论误解了犯罪共同说的原意,共同过失犯罪在符合过失犯罪的构成要件的情况下也构成共同犯罪,也应当适用共同犯罪"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处罚原则。共同过失犯罪的核心是共同注意义务,共同注意义务的来源是刑法规定和先行行为。  相似文献   
94.
判断过失的客观说主要是以"第三人"的标准来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违反安全注意义务。该"第三人"为法律虚拟的理性人。我国司法实践中在判断过失上采用客观标准可按照以下步骤:存在法律、行政法规及司法解释等法定标准时,先依据法定标准判断;在某些行业规范中规定了特定行业和执业人员行为标准时,这样的行业标准可以补充法定标准作为判断过失的依据;在寻尽以上方法后,才能运用"理性人"的标准,结合具体案件中主体行为能力、社会专业角色、有无突发情形这三种常见特殊情况判断。  相似文献   
95.
矣勇  徐永寿 《云南教育》2011,(16):11-12
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云南省教育工作先进县……集这些称号于一身的,是在2010年的“两基”迎国检中被列为示范点的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国家总督学陈小娅国检期间在石林县巡察时称赞石林教育为云南乃至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作出了榜样。  相似文献   
96.
《云南教育》2011,(7):30-31
为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构建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协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教育部近日和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南、广西、重庆、海南、广东等16个省(区、市)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日前,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负责人就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关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97.
国际社会利益对国际法体系的渗入使得当代国际法律义务越来越具有多边性,并导致了对一切义务法律关系的诞生。ICJ在巴塞罗那牵引公司案中最终确认了对一切义务法律关系,标志着国际法取得了重要发展。然而对于这一法律关系内涵的认识尚未取得多大进展。本文从权利视角研究对一切义务法律关系,对这一法律关系的不同类型进行了界定,并且对两类受害国在援引国家责任方面的不同权利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8.
99.
100.
董思颖 《文化学刊》2015,(2):191-192
把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进行厘清,并把先行行为认定的范围、内容等作一个清晰的界定,并对道德义务能否作为不作为犯罪义务的来源进行讨论,对我国不作为犯罪理论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