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8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7513篇
科学研究   334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199篇
综合类   260篇
文化理论   59篇
信息传播   71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670篇
  2013年   527篇
  2012年   652篇
  2011年   691篇
  2010年   653篇
  2009年   579篇
  2008年   725篇
  2007年   609篇
  2006年   434篇
  2005年   404篇
  2004年   512篇
  2003年   463篇
  2002年   434篇
  2001年   420篇
  2000年   345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主持人的文化品格是指电视节目主持人文化素质与品格修养的总和。主持人文化品格的建立和健全与主持人自身的人格修养、职业观念、角色定位和心理调适有着紧密的联系。主持人的文化品格提升与电视业的健康发展、文明社会的进步有着紧密联系。重新构建主持人健全的文化品格需要从多方面努力。主持人应该有崇高的人格修养和职业道德观念随着节目主持人专业角色的确立、完善和提升,在大众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他们的社会角色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主持人透过自己的专业角色直接实现着自己的社会影响力。由于职业的性质所规定,从事大众文化传播者…  相似文献   
62.
知识分子介入大众媒介的两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万盛 《声屏世界》2006,(10):10-12
引言关于“知识分子”这一概念,不同的学者依据不同的视角对其有不同的界定和划分。鉴于“知识分子”概念界定的多样性、模糊性,以及当下中国的独特语境,本文中所谓的“知识分子”是指:具有一定的学识修养和思想能力、具有公共关怀和济世精神、从事知识的创造和传承的人,各行业的专家学者正是其主体。由于知识分子界定的多义性,知识分子与大众媒介应该保持怎样的一种关系,也是众说纷纭。如美国有学者认为趋向于电子大众媒介的知识分子是逃避公共责任的“个体知识分子”;而早期法国话语对知识分子退出媒体却提出质疑。①在当今中国,如何看待…  相似文献   
63.
安晓虹 《青年记者》2006,(8):107-107
从事新闻工作多年,感受最深的就是一个“悟”字.悟性高,感受能力强,领会问题快,理解问题深,对事物“横看成岭侧成峰”,能迅速抓住问题的实质.悟性差,就是面对极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也“不识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64.
时下的媒体已经进入“读图时代”,新闻工作者为了巩固自己的阵地,就要写出更多更好的能吸引受众的文字新闻来。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把握新闻语言准确、简洁、形象生动、富于特色等特点,提高文字新闻质量。从语音、选词、句式、修辞等方面锤炼新闻语言,提升语言修养水平。存在的  相似文献   
65.
大正 《出版参考》2006,(2X):36-36
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1925~1970年)官僚家庭出身,母亲倭文重是个很有文化修养的女性。6岁起在日本贵族学校学习院受教育长达13年之久。在校期间,受日本浪漫派思想的影响,开始用现笔名发表习作。1944年考入东京大学法学部。1946年经唯美派代表作家川端康成推荐,发表短篇小说《烟草》,从此正式步入日本文坛。  相似文献   
66.
《出版史料》2005,(1):76-76
翻译家冯亦代不幸于今年2月逝世,他生前在回答一位朋友的提问时说:“搞文学是个苦差事,不但要通晓另一国语言,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十分熟练地掌握汉文字,还要有一定水平的文学修养。我虽然尽了  相似文献   
67.
翻开雨花台革命烈士的名册,就会发现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很高的学识修养。他们也不乏艺术方面的才情,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就珍藏着他们留下的众多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在艺术形式上中外兼备,现代与传统并存,构成了一道美丽独特的艺苑风景,生动地表现了革命者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具有在情感上和思想上别样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68.
王灿 《中国广播》2006,(2):43-44,45
广播节目主持人是传递信息、构成节目风格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中介”,同时,也是让受众能够关注广播节目文化审美的情趣点。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以其鲜明的主持风格和独到的文化解读方式,使节目更具可听性,从而备受听众喜爱。但也无可否认,当下有不少的主持人,由于缺乏必备的文化修  相似文献   
69.
记者与慎独     
无论家住在哪里,客厅里总挂着题写“慎独”两个字的横幅。它提醒我:即使在独处无人注意,无人监督时,也要自觉地用一定的道德准则约束自己,不越红线,不犯错误。“慎独”一语,出自《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道德修养必须在“隐”和“微”上下工夫。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将慎独作为重要修养方法之一。历史上有个“杨子四知”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东汉名儒杨震升任东莱太守,下属昌邑县令深夜携金银相送。杨震不受,县令劝道:“夜深了,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无人知晓呢?”杨震所言极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讲道德,在公开场合,大庭广众之下做到不难;在隐秘场所,个人独处时要做到就不容易了。在这方面,新闻记者较之其他行业人员所经受的考验更甚。记者一般是单兵作战,独立活动居多,在日常采访活动中,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如果信念动摇,意志薄弱,很容易被一些心怀叵测的人拉下水。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最突出的是2002年在报道山西繁峙矿难事件时,包括中央媒体记者在内的11名记者收受矿主贿送的现金、金元宝而放弃报道真相。平心而论,这些爱党教育多年,以报道新闻事实真相为已任的记者,在报道这样人  相似文献   
70.
强化自觉学习意识众所周知,做记者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常年处于奔波采访的体力消耗,和加班加点、赶稿子的脑力劳动双重压力下,一天下来,常常是筋疲力尽。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中,不断学习充电,提高自身修养成为众多记者新闻工作中的一种缺失。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编采人员缺乏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是目前新闻报道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