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47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西区纪事     
《中国新闻周刊》2005,(16):i015-i015
清代,圆明园落成之后,皇帝常在西郊处理政务,王公大臣们便云集海淀,营造了大量的花园、宅邸、别墅,海淀由此成为商业发达、百货兴旺、名人云集的大镇。原北大西南门所对的一条小胡同,名叫“军机处”,由于清代在这条胡同中居住着许多军机大臣而得名,在西区建设中拆除。海淀镇所剩三座重要古宅:萨利宅院、李莲英宅园和双关帝庙重新恢复原貌,矗立在西区的繁华闹市。  相似文献   
52.
宋希斌 《历史档案》2007,(4):131-132
乾隆朝的军机处曾存在一种特殊的公文公启,通过该文书,军机处对清廷奏折的运作及清廷政务的处理发挥了自己独有的影响力.公启成为乾隆朝军机处权力扩张的一个便捷的工具.  相似文献   
53.
戊戌变法进程中,由军机处新派"四卿"之一的杨锐从宫中带出的光绪衣带诏,乃是激惹政变的重要关节.诸多史书(包括教科书)均言光绪自感行将被废,特下密诏,促请新派诸员设法相救,内有"今朕位即不保……妥速筹商,设法相救"这样告急相央之句,又云袁世凯于法华寺从谭嗣同处接诏后回天津告密于荣禄,荣禄连夜乘车入京赶赴颐和园见慈禧,慈禧再赶回紫禁城发动政变,禁光绪、废新政、杀"六君子".  相似文献   
54.
清代利用档案编纂方略,记录了历次重要军事活动的过程,既炫耀了封建统治的所谓“武功”,又及时总结了相关的经验教训,这对于研究清代的军事史,民族史,边疆史,提供了翔实可据的珍贵史料。  相似文献   
55.
宦官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权中扮演了一种重要角色。曾一度权倾朝野。为所欲为,为此历代皇帝都煞费苦心去限制宦官势力,可大多最终收效甚微。但是在清朝,宦官干政的现象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这不能不引人深思。本文试就这一现象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56.
嘉庆朝是清代军机处各项规制最终定型并完善的时期,但学界对此论述却语焉不详。本文从军机处自身发展角度出发对该时期的军机处进行了考察,分别从分军机大臣的人数及选任资格、军机章京职责与考选、军机处基本职掌这三个方面详细论证该时期军机处的阶段性特点。  相似文献   
57.
纪连海 《高中生》2011,(16):20-21
话说乾隆五十九年,乾隆终于忍不住了,他一定要立太子了。为什么立太子?乾隆刚当皇帝的时候就保证过,他当皇帝的时间一定不能超过他的爷爷康熙,康熙爷当61年,他不能超过60年。乾隆五十九年,他就当皇帝60年了。雍正死的那年他就当了一年了,但那是按雍正年号记载的。乾隆五十九年他已经当了60年皇帝,按照规矩他应该选太子。他这个太子应该在哪天之前选出?旧历的十月初一。这天是鬼节,在这一天之前,一定得公告天下新皇上是谁。在这一  相似文献   
58.
武科举考试始于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年),清朝亦沿习此制。但清朝的武科举考试更为完备,全国各地分设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取之人亦分别称为武生、武举、武进士等。本刊1995年第4期曾选编馆藏朱批奏折中乾隆朝武科举史料,今从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中选辑部分史料,涉及乾隆朝武科举四级考试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现予刊出,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9.
军机处的设立,是清朝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朝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此前,清一直沿袭满洲贵族议事的旧制,努尔哈赤时期形成的八和硕贝勒共议国政制度,后转化成议政王大臣会议,以处理军、政、宗室等重要事务。但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多有掣肘,康熙帝亲政后,  相似文献   
60.
军机处的设立及变迁清代随明制不设宰相,清初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为清代前期的主要决策机构,号称国议,历顺治、康熙、雍正各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