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0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2篇
教育   2791篇
科学研究   298篇
各国文化   91篇
体育   162篇
综合类   37篇
文化理论   92篇
信息传播   947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287篇
  2014年   602篇
  2013年   784篇
  2012年   1388篇
  2011年   1559篇
  2010年   1225篇
  2009年   1438篇
  2008年   1316篇
  2007年   655篇
  2006年   550篇
  2005年   642篇
  2004年   350篇
  2003年   276篇
  2002年   326篇
  2001年   285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外出版产业集中度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集中度是衡量产业集中程度的一个量纲,分产业集中度和空间集中度两种.产业集中度主要揭示产业向某些企业(如大型集团)集中的现象,空间集中度主要揭示企业在某些特定区域集中的现象.集中度揭示了产业的不均衡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2.
出版业是编印发供一条龙的服务,一切众多,细化管理尤其显得必要。出版业是编印发供一条龙的服务,一切众多,细化管理尤其显得必要。在计划经济时代,编辑的龙头地  相似文献   
23.
在出版集团的建设中,对社办发行在体制上该如何创新,如何转变机制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相似文献   
24.
小文 《出版参考》2009,(20):23-23
近日,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在国内首创,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出版业,推出了《快乐精灵》丛书3D互动版,实现了传统纸质图书的立体化阅读。  相似文献   
25.
出版业改革在即,作为中国出版界的一支重要方面军,大学出版社在这场变革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困扰大学社转制的因素有哪些?大学社面临的挑战是什么?研究中国出版业资深(专业)人士如是说——  相似文献   
26.
关于策划编辑制的讨论,在两三年前随着广东省个别出版社实施这种制度而一度十分火热,但后来却沉寂下来了。其原因大概是因为一方面广东的改革至今尚未提供足资借鉴的经验,故起而效法者不多;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提倡和支持者未能从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令人信服的依据,不能打消人们的疑虑。例如,一种赞同实行策划编辑制的意见认为,建立策划编辑(包括组稿编辑)制是出版业发展中出现的一次内部分工,因为:①策划编辑与案头编辑工作的性质不同,前者是外向型的工作,后者是内向型的工作;②二者的特点不同,前者要求“动”,后者要求“静”;③图书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要求将二者区别开来,等等。但是,这些并不能成为建立策划编辑制的理由,因为同样的情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也存在。  相似文献   
27.
品牌是指具有较好的质量和一定的品位与特性,并冠以专有名称,且在市场上具有一定信誉度的特定商品。作为特殊商品的图书,其品牌也具有一般商品品牌的概念要素:有专有名称(如“布老虎丛书”),具有较好的质量,一定的品位与特性,在图书市场、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信誉度,能够给出版社带来效益。根据图书出版的特殊情况,图书品牌包含了如下几层意义:(1)出书特色,如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辞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外语读物。  相似文献   
28.
出版业目前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困扰:一是“蛋糕”越来越小。在一定条件下,社会对出版物的需求总量是既定的。中国出版市场已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出版社已不同程度地感受着生存压力,出版市场中被切分的“蛋糕”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29.
30.
组建出版集团的十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在即,不少出版业内人士都在思考中国出版业如何迎接挑战,如何把我们的出版业做大做强,如何充分利用好现有优势进行资产重组,组建若干大型出版集团.我认为,就中国出版业目前所面临的情况来讲,这种思考和探索是非常必要的.组建出版集团是调整我国出版结构、壮大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特别是对于打破区域限制、实现机制创新有重要作用,应当积极加以探索.但是,组建集团决不能一哄而上,不重实效,更不能过多过滥,追求形式.这当中有若干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