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陈裕光、刘国钧是金陵大学历史上两位非常重要的人物。文章对南京大学档案馆所藏金陵大学时期刘国钧与陈裕光的往来书信八通进行了考证,这八通书信分别是:(1)1929年10月刘国钧致陈裕光;(2)1941年2月17日刘国钧致陈裕光;(3)1941年3月25日刘国钧致陈裕光;(4)1941年5月5日刘国钧致陈裕光;(5)1941年9月15日刘国钧致陈裕光;(6)1941年11月3日陈裕光致刘国钧;(7)1942年3月6日刘国钧致陈裕光;(8)1942年12月10日刘国钧致陈裕光。这些书信内容主要涉及金陵大学图书馆、金陵大学文学院人事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回顾在1957年至1959年期间刘国钧先生与北大图书馆学系部分学生的生活、 学习经历,对刘国钧先生为人、为学、为教进行细腻的写实。不仅还原了50年前令今人 陌生的一段历史风貌,也揭示了一代知识分子曲折跌宕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3.
刘国钧先生图书馆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参考文献格式请按以下要求: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例:[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学要旨》是一部界内公认的经典之作。通过该书的出版背景、整体特色的论述,可以掌握全书的一般特色。通过书中核心问题的论述,理解该书方法论的特征,这是该书成为经典的关键之处。通过书中价值观的论述,表达了图书使用是图书馆价值体现的唯一标准的思想,指出了重温《图书馆学要旨》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6.
刘国钧具备接受克乃文安排赴美进行图书馆职业培训的外部诱因和留学研习哲学的内在意愿。威斯康星大学图书馆学校毕业生龙丹的适时造访与该校课程学习的可变通性,以及校友方东美正在威斯康星大学攻读哲学的先例,促成了刘国钧选择入读威斯康星大学图书馆学校而非其他图书馆学校,如此他能同时攻读哲学和图书馆学。刘国钧凭借过硬的素质,在赫泽尔苔的积极回应和推荐人的高度肯定下,通过了威斯康星大学图书馆学校的入学申请。依靠金陵大学提供的贷款计划解决留学经费后,刘国钧于1922年8月21日在上海乘坐“南京号”赴美。  相似文献   
17.
30年来对刘国钧学术思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年来业界对刘国钧先生学术思想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1980年刘先生去世为契机,以悼念文章开始。第二阶段则以纪念刘国钧先生诞生10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确认其历史地位,对其学术思想研究范围扩大,研究内容更加深化。第三阶段以纪念刘国钧《什么是图书馆学》发表50周年为契机,研究角度深入到历史、哲学、社会等方面。同时,还提出了目前刘国钧学术思想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三个主要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19.
以CAJD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学知识,基于2003-2012年CAJD收录的关于刘国钧生平与思想的研究文章进行筛选和汇总、,形成表格,通过对样本文献的统计分析,力图从论文发表年份分布、来源期刊、作者与机构、关键词分析、文献被引频次等方面考察刘国钧生平与思想的研究状况,从而有利于科研人员更深入地研究和挖掘刘国钧的思想精华。  相似文献   
20.
《近代图书馆之性质及功用》一文是刘国钧一生中为数不多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论著中相当重要的一篇.重读《近代图书馆之性质及功用》,在分析1919-1922年刘国钧其他若干著译佚文基础上,结合当时的学术思潮背景,进一步梳理发现:除受约翰·杜威思想的影响外,“新文化运动”期间中外各种学说思潮,特别是教育思潮,亦促发形成了刘国钧的图书馆“自动”观;其对图书馆“社会化”和“平民化”的认识也是从教育学中的“社会化”和“平民化”推演而来.他的图书馆制度观具有先见之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