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8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30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99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班固的《汉书》自传世以来,历经传秒和校刻,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版本。宋代也有不同刻本,这些刻本分属于北宋本和南宋本,构成两大不同的版本系统。  相似文献   
82.
《儒门事亲》是金代著名医家张从正所著的一部医书,是中医医学史上一部重要著作.此书在张氏去世后不久即行刊刻,并广为流布,直至新中国成立后还在不断刊印;甚至还漂洋过海,传至邻国日本和亚洲其它国家.《儒门事亲》最早为三卷,后来的通行本为十五卷,乃张从正卒后,麻九畴、常用晦等人总其医说汇辑而成,并仍以“儒门事亲”总其名.嘉靖刻本是现存最早的十五卷本,也是后来通行各种版本的祖本,且流传较少,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83.
常罡 《收藏》2020,(1):44-45
《芥子园画传》初集,一函五册,凡五卷,康熙十八年(1679年)刊。白口单鱼尾,上印传名,中印卷数,下印页码,字迹清爽,为原刻本(图1、2)。枣版画图,墨色凝云飘雾,气象万千。卷五施彩套印,朱蓝黄绿,一一相宜。金镶玉装,然康熙年间之开化纸,冰雪玉白,岁月不侵,胡不称玉镶玉装邪(图3、4)!  相似文献   
84.
陆三强 《收藏》2008,(5):110-111
黄永年(1925.10~2007.1)先生是当代享有盛名的学者、版本签定专家和藏书家。藏书界盛传,线装书任书店的架子上不用取下来.更不用打开,老先生就能知道是什么刻本。上世纪50年代前期上海旧书业界公认的“三个真买书者”,黄先生便是其中之一,先生当时较为年轻,因此,谦虚地自言只是叨陪末座而已。  相似文献   
85.
韦力 《收藏》2007,(12):118-121
刻本的特点是多为黑口,很多刻书采用赵(孟頫)体字,不讲避讳,简体和俗体字流行。著名版本目录学家李致忠先生对元刻本总结为:“元承南宋遗风,元初的某些书刻,特别是某些私宅、坊肆刻的书,由于大部分老板和刻字工人都是由旧朝步入新朝,所以风格特点与旧日无大差异。但综观整个元代刻书的特点,大体上可以八个字概括,即黑口、赵字、无讳、多简。”  相似文献   
86.
《山东图书馆季刊》2011,(2):F0004-F0004
元释念常撰。元刻本(王献唐跋)。存五卷。半叶十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十八至十九字不等,黑口,左右双边。  相似文献   
87.
《全芳备祖》是一部植物专题的重要类书,由南宋末年天台陈景沂编辑。全书27万多字,列名箸录植物280多种,被农学、植物学界誉为"世界最早的植物学辞典"。该书所辑资料以文学作品,尤其是  相似文献   
88.
本文旨在收集日本中世有关宋本传承的史料,勾勒出现在还不甚明了的两宋刻本东渐之大致经纬。指出在两宋时期虽不时有一些宋本书籍被带入平安,但基本上都仅局限于宋商的贿赂礼品。宋本真正大规模进入日本乃晚至宋末元初的镰仓幕府时期,与著名的金泽文库之创建有着密切的关联。另外,本文还通过对这一时期东亚海域局势的分析,将幕府儒将北条实时派船到大陆购买大批宋书及金泽文库创建的时间落实到1258年到1266年之间。同时还指出,金泽文库乃是幕府之公家藏书机构,幕府之所以要引进大批宋书、大力推行宋学,乃是希望借此来建立起幕府政权在文化上的权威,与京都的皇家贵族分庭抗礼。这种通过引进中国新书籍新思想来对抗旧有文化势力的做法,此后亦被日本历代武家政权所袭用。  相似文献   
89.
<中都四子集>本<管子补注>,是明万历七年(1579年)朱东光诸人翻刻明初刘绩<管子补注>而成.此本补充刘本脱漏文字,改正刘本因字形相近、因音同或音近、因涉上下文而产生的讹误;改正刘绩本的重复字词和其他讹误.但是亦有讹误,包括刘本有讹误,四子本亦误;或刘本不误,四子本误改者.四子本有补充刘绩本的句子,亦有漏刻.与刘绩本相较,四子本大量注释没有刊印.刘绩本、四子本有二十余条浙刻本没有的注解,可为解读<管子>和考查<管子>注释的传播源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0.
本文结合抄本行款、避讳方式、抄写时代等外证,从文本内证入手辨证吴晓铃旧藏道光人戬谷手抄之《红楼梦》戬本,既不属于脂抄本系列,又不同于程高本,而是属于《红楼梦》嘉庆十六年东观阁本系列;从破立两方面着手,论证戬抄本之底本当为东观阁本。否证了刘世德所谓"我更相信,戬本的底本(或其底本之底本)的年代是在乾隆年间,在程甲本问世的乾隆五十六年(1791)之前"之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