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8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姥姥的手     
墙上那幅十字绣的百福图,每一个格子都用彩色的线填满了。那么多个格子,这幅百福图却精细得没有一丝错误。(从刺绣写起,侧面写出姥姥手艺精巧)来到我们家的客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望向百  相似文献   
7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综合实践活动,它将传统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纳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定领域之中,并赋予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将传统的劳动技术与教育进行了重组和拓  相似文献   
73.
用引导形成习惯;用创意打造快乐;用思想引领幸福!喜不喜欢劳动,与社会价值观、家庭价值观、学生生存现状、学校教育、教师的意识形态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很难说清楚谁占主导,哪里是关键。班主任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学生没有劳动意识的问题,更不用说形成劳动品质和劳动文化了。  相似文献   
74.
徐静 《考试周刊》2012,(61):47-47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那么,教师该怎样进行示范性作文批改,真正让学生学会自己批改作文,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呢?一、必须让学生从教师的示范性作文批改中学会做人。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人,早在童年时期,特别是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应当获得自己的精神生活圆满的幸福,享受劳动和创造的欢乐。教师示范性批改作文,就是一项让学生获得幸福和享受欢乐的艰苦工作。还记得在我的少年时代,经常能读到黄蓓佳在《少年文艺》上发表的文章。有一次她谈到了她走上文学之路的原因:她的语文老师在她的一篇习作上划了许多红红的圈,并将习作放在学校的宣传栏里展览。当她的同学把这个好消息带给她并拉着她来到宣传栏前时发生了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我还记得黄蓓佳当时的震撼。  相似文献   
75.
有一个故事我一直铭记在心。爱因斯坦在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道手工作业。他打算做一只凳子,他做了第一只后,很不满意,就做了第二只。做完后还是不太满意,就做了第三只。第二天,他带了后做的两只凳子去学校。老师检查时,他拿出最好的(第三  相似文献   
76.
梁莹 《幼儿教育》2010,(3):19-19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这个时节,有很多新鲜的蔬菜上市,而最诱人的,无疑是各种鲜嫩的豆子。圆圆的小豌豆落到地上蹦蹦跳跳,扁扁的蚕豆上有一条弯弯的、微笑的眉毛,荷兰豆嫩绿得仿佛能滴出水来……这个时期不仅是品尝豆子的最佳时期。有条件的话,爸爸妈妈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摘新鲜的豆子,教孩子认识各种农作物,让孩子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宝宝一定吃得特别开心。  相似文献   
77.
在一些地区,通常由信息技术教师兼任校园网络管理员,他们有课的时候上课,没有课的时候维护校园网。网络正常运转的时候,人们往往并不注意他们的劳动成果和重要作用,而网络一旦出现故障,网管员就会成为关注焦点、众矢之的。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被人尊敬的网络管理员呢?不仅要掌握足够的专业技术知识,  相似文献   
78.
教育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师生关系与学生学业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业成绩有明显的正向预测作用。在"绿色指标"的指引下如何建立绿色的师生关系呢?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我用以下两个案例来阐述。案例1:小女孩的眼泪一天下课后,我拿着课本经过一年级一个班的门口,看到教室里大部分学生都走了,只有个别学生还坐在位子上写着什么。一个小女生拿着一本本子走到讲台前双手递给教师,教师瞟了一眼后,用力扯下  相似文献   
79.
真正的原谅     
有一次,发明大王爱迪生和他的助手们制作了一个电灯泡。那是他们辛苦工作了一天一夜的劳动成果。  相似文献   
80.
牧人生活的贫瘠与艰辛远在我的意料之外,而牧业的纯手工性更让我动容。这是纪实散文《冬牧场》给我带来的最直接的感受。书中写到,在荒漠中,牧人们不仅需要日复一日、从不间断地亲力亲为洗衣、做饭这两件生活中最最基本的劳动,还需要每天去几里地之外甚至更远处背回几十公斤的雪,融化成水,再用以洗衣、做饭。与水的获取同样不便的还有火。沙漠中柴草少,羊粪成了许多牧区最重要的燃料。从在羊圈里铲粪、到在太阳下晾干,最后再背回地窝子烧火,每一个简单的动作背后都凝结着辛勤的付出,每一件劳动成果都意味着大量繁杂的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