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24篇
科学研究   11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关于教材编写的要求中指出: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编写要达到这一目标,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是语言要规范,表述要准确,逻辑要严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用书《经济生活》经过几年的实验和修改,其语言表述总体上来说已经比较科学规范,但在部分章节的编写上仍然存在着一些瑕疵,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现以第二课第一框为例加以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92.
无论从单个商品来看,还是从商品价值总量来看,商品价值量都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反向变动,即成反比。考察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复杂程度同时提高发现,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仍然成反比,而与劳动复杂程度成正比。商品价值总量的增加只能用社会分工的发展来解释,这正是被众多文献所忽视的。  相似文献   
93.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反向变动关系是经典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我们将马克思经典成反比理论中关于劳动因素做了重新假定,即假定在科技进步的条件下,伴随劳动客观因素的变化,劳动主观因素也发生同方面的变化,并假设劳动主观条件的变化幅度大于劳动客观条件的变化幅度,那么,我们就可以获得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呈现正向变动趋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94.
通过深入挖掘马克思关于劳动生产率决定因素的论述,构建马克思的劳动生产率函数和使用价值生产函数,再对马克思劳动生产率函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在假定工作日不变、两大部类平衡等条件下,对所有生产部门的内涵型经济增长方式而言,只有在极其苛刻的条件下,提高劳动生产率才会导致其衰退,而在一般情况下,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必定是经济增长。这就从理论上证明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从外延型到内涵型的转变必然导致经济增长,因此,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5.
获取和解读信息,是学生解答问题的起点。高考命题从注重能力考查的角度出发,不断地引入新材料和构建新情境,使试题形成在内容上具有信息量大、在形式上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推断类选择题就是着重考查学生提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能力的题型,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13题、北京卷第32题、天津卷第3题、福建卷第24题和第30题、山东卷第27题、海南卷第3题和第21题、江苏卷第32题等都属于该类题型。  相似文献   
96.
郭金刚 《考试》2010,(7):95-98
1.认为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价值总量一定增加 筒析:要区分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个别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商品价值总量。社会劳动生产率(某部门、某行业)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小,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  相似文献   
97.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采用传统的劳动生产率来衡量服务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但是服务业与制造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同时不同服务企业的产品形式、服务质量和需求情况差异很大,因此,服务企业是否可以直接采用传统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方法值得商榷.本文针对服务企业的不同情况探讨了传统劳动生产率的不同应用,以及对投入和产出的不同指标形式进行了讨论,希望能为更有效地计算服务企业劳动生产率作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8.
99.
陈琳 《声屏世界》2008,(10):27-28
对于技术与艺术的相互作用,长期争论不休。有人认为技术是人们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反复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有关生产劳动的经验、知识及操作技巧,是劳动手段、生产工具和一切用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实物。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更具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雕塑、  相似文献   
100.
网络经济是经济活动网络化、以网络产业为主导产业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与传统经济相比,网络经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力量,使劳动生产率加快提高,推动和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市场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