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0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6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9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民国初期北京政府建立了较为详备的学校校内考试系统,政府以法督考,对传统考试文化既有沿袭,也有新创;学校实施则因校而异,但总体趋势是吸收西方考试文化新知,且考试管理趋于严密,反映出社会转型时期教育考试发展的新特点。对这一时期学校考试制度和实践进行梳理、钩稽,将有益于当今学校考试实践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92.
北洋大学堂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缘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洋大学堂是我国近代大学历史的开端,他不仅建立的最早,而且引领新风。其办学章程、学科设置、培养方式、教学内容和教育思想等都“为继起者规式”,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中具有开先河的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93.
日本在1917年2月前一直坚决反对中国参战;1917年2月起转而积极支持中国参战;1917年5月起态度有所反复,一度对中国参战持消极态度;1917年7月以后则再次积极支持中国参战。日本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中国的政治形势在不断变化,随着形势的变化而改变态度对日本更为有利。日本对中国参战产生了较为复杂的影响,一方面推动了参战的实现,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参战的进程。中国参战对日本在华势力和权益的扩张也产生了较为复杂的影响,一方面为日本进一步对华扩张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也阻碍了日本对胶州湾租借地和胶济铁路的侵占。  相似文献   
94.
20世纪20年代,民国政府先后在蒙古地区设置蒙疆经略使、热察绥巡阅使两个地区性的临时军政职位。学术界虽然对此已有一些研究,但只有将蒙疆经略使、热察绥巡阅使的先后置废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才能更清楚地认识北京政府地方军政制度的运作。两军政职位使蒙古地区与全国军政联系更趋紧密,但实质上是北京政府对实权军系既有及潜在地盘的认可。其先后置废,自然成为奉直两大军阀在蒙古地区实力消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5.
张毅 《新高考》2011,(4):65-65
在西风东渐、新旧杂陈的上个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也如同时代的一个棱面,折射着斑驳、交汇乃至混沌的色泽,于是,有了诸多的"第一",也有了别样的独具。1895年,刚刚历经甲午战争耻辱的大清帝国,拖着累累伤痕的躯体,自强富国之梦似乎愈显迷茫,痛定思痛,洋务运动也由此转向。同年,天津海关道盛宣怀奏请设立新式学堂,天津北洋西学学堂由此  相似文献   
96.
中日甲午海战是中国海军史上最大一次失败。威海一战,北洋舰队几至全军覆没,幸存军官、士兵也在战后被裁汰、解散。对此惨痛教训的总结和反思,一直以来是军史或近代史研究瞩目的焦点。而较少为人所注意的是,甲午战败后一段时间,清朝仍有重建北洋舰队的计划,尤其在戊戌前后,相继向德、英等国购买多艘大吨位铁甲舰,并将前北洋海军将  相似文献   
97.
《北洋官报》是清末新政时期创办较早的一份新式官报。北洋官报局建立起一套以"省内派销、省外建立代销处推广"为主的行政销报模式;官报局还提倡设立阅报社以辅助报纸发行,将寄递报纸业务交于邮局办理。官报局的行销促销方式,有利于迅速推广《北洋官报》。但行政销报模式本身存有严重弊端,运行中又脱离了实际,使《北洋官报》最终不被时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98.
北京政府时期,安徽属于疫病流行严重地区。军阀混战下,官方主导的医疗卫生体系未能建立起来。社会对疫情的控制更多的要依赖教会医院、红十字会、私立医院、诊所和个人行医者,绅商团体等非官方力量;政府也在社会疫情防控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诸多社会力量在共同构成了北京政府时期安徽社会对疫病流行的应对。  相似文献   
99.
童艺 《华章》2012,(16)
民国文官考试制度是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了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在此基础上对已有关于该时期文官考试相关学术进行评述,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对北京政府时期文官考试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00.
首钢老北京工业发展的缩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首钢是由原来的龙烟铁矿、石景山炼厂、石景山钢铁厂等嬗递而来。1911年前后,直隶省龙关县(今河北省宣化地区)的居民发现当地的赭石,可以用来当作"红色颜料",于是便开采出来,销往北京和华北各地。1914年夏,当时的北京政府聘请的瑞典国立地质调查所所长安特生博士(J.G.Andersson)在丹麦工程师麦西生家中看到产自龙关县龙门山的赤铁矿石样品,认为是一种具有开采价值的铁矿石。这样我国北方一个储量很大的赤铁矿区便公诸于世。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正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