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3952篇
科学研究   264篇
各国文化   113篇
体育   339篇
综合类   141篇
文化理论   51篇
信息传播   93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659篇
  2013年   346篇
  2012年   384篇
  2011年   472篇
  2010年   417篇
  2009年   378篇
  2008年   463篇
  2007年   331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安徽境内发生的太平天国历史事件众多,使得太平天国保留着醇厚的安徽元素,同时也给安徽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太平天国历史文物。安徽博物院藏三尊太平天国谒天义陈铜炮较为罕见,皆为国家一级文物,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一尊铜炮铸有铭文:"九门御林开朝王宗谒天义陈正铸炮刘造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十二月吉日",时间大约为1862年1月。另外两尊铜炮铸有相同铭文:"九门御林开朝王宗谒天义陈正铸炮刘造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三月吉日",时间大约为1862年4月。铜炮是谒天义陈志书驻守常州期间铸造,反映了太平天国后期陈为守卫常州而做出的积极努力与贡献。陈志书是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将,作战勇敢,战功卓著,但史书对陈的记载稀疏分散,远远不及其胞弟护王陈坤书。本文依据淮军领袖李鸿章攻打常州期间的奏疏,参阅太平天国文献,并结合地方志,考释谒天义陈铜炮背后的历史信息,以揭开历史边缘人物陈志书的人生经历与悲壮命运。  相似文献   
92.
租房感悟     
培志 《教书育人》2002,(1):47-47
在我的生活经历中,留下几次租房住的苦乐,其中,有一次在北京租房的故事让我难以忘却。一个星期天,我与爱人一同去一处平房集中的地方,想租一间房,暂时住一段时间。转了半天,才找到一处待出租的平房,可一看房子,我们为难了,说是两间房,其实房子里面拆了隔墙只能住一家。房左右两侧都是门,按房主说的价,两间房,月租金800元。我心想,自已是临时住,只有一间就够了,租两间大浪费了。我们把自己的意思向房主说明。房主是热心肠,他说:你们可以先住在里面,过几日我在两间房中间打上隔墙,不就行了。于是我就先交了一个月房租…  相似文献   
93.
唐传奇作者之"史才"不等同于历史学意义上的史学才能,却又与史学联系密切。从唐代史官制度与文学之关系的角度来考察,小说家"史才"当从"假小说以寄笔端"中求取,其实质包孕史学传承、历史意识生成、历史笔法借鉴等涵义。  相似文献   
94.
通过讨论《赤壁赋》中“舟”的作用,探索高中语文赋文的教学策略,即把文中的“物”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以“物”明“志”,体现赋文“铺采摘文,体物写志”的特点,从而突破重点,化解难点,实现长文短教、深文浅教、美文美教的教学构想.  相似文献   
95.
意象历来是诗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在20世纪40年代,九叶诗派诗人、诗学家唐浞通过对诗歌历史与现状的考察,对意象及其特征进行了自己的独特描述,认为意象就是诗歌本身而不只是传达手段,意象是灵魂与意志的凝合,是潜意识与意识之间的桥梁,并认为凝定的“姿”是诗歌意象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96.
张松梅 《兰台世界》2016,(13):152-153
张廷玉《明史·兵志》在修订过程中存在较多疏漏讹误,涉及时间、地名、官职、数字、标点等方面。拟以《明史·兵志》卷八九为例进行勘误。  相似文献   
97.
~~细读文本与理论阐释——读李旭《唐宋词研究》@叶帮义$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相似文献   
98.
研究在明确乡土文化和幼儿园乡土课程文化及其关系的基础上,借助A园田野日志的梳理而建构了A园园所志,深入挖掘了A园乡土课程文化建构的三个层次及其必备能力,以日常生活、社会和文化互动理论阐述了这一过程,进而探讨了推动乡土课程文化持续发展的社会、幼儿园及家庭等各因素,其中园所因素内涵着园所课程传统、园长及其管理团队、教师的文化自信三个子因素;社会组织、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结成的"共同体"是幼儿园乡土课程文化发展之本,园长和教师是共同体的核心,由此而形成"一核多元"的共同体结构。  相似文献   
99.
《声屏世界》2016,(1):175-175
乌镇子夜路上,一座飞檐翘脊、黑瓦白墙的建筑颇受人们关注,来者中,有说着温软水乡话的乌镇老百姓,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互联网大会参与者。这栋外表看似古朴的房子,内核确是时下最尖端的"互联网+",一家走在医疗领域前端的互联网医院,正设立于此。12月16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演讲中提到,网上医院、智慧旅游这些新的业态快速发展,让这个粉墙黛瓦的千年古镇焕发出新的魅力。不得不说,乌镇互联网医院也是这场大会的亮点。  相似文献   
100.
评论界对唐·德里罗第一部小说《美国万花筒》的主人公大卫·贝尔的主体身份问题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文章从贝尔身份问题的二重性切入,结合学界有关人机/技关系问题的讨论,通过分析主人公大卫·贝尔与小说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电视和摄影机等现代媒介机器的关系特征,认为贝尔的主体身份问题之所以引起两种对立的解读,是因为后现代文化环境下人机互动变得深刻复杂,并进而提出《美国万花筒》捕捉并呈现了人机关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人机互渗,理解和把握后现代文化环境下人机互渗现象是理解德里罗小说另类主体重建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