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7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20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51.
452.
453.
从“大汉语”的角度考察汉语百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存在普通话、台港澳国语与海外华语三条发展线索,今后会在趋同与存异这两个趋势下进一步发展。趋同即为“融合”,结果是造成各地的差异成分不断减少、共同部分不断增加;存异则是各个变体在趋同发展的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独有个性,维护其作为“变体”的基本特征。新的百年现代汉语的研究首先应解决“做什么”与“怎样做”的问题,要在研究观念的更新发展与研究内容的拓展加深两方面做出更多、更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454.
语言态度评估是语言推广和文化传播的前提与基础。基于双重态度理论探讨华语政策差异与族群身份对泰国和印尼来华留学生语言态度的影响,采用语言态度问卷和IAT范式测量其对汉语和所属国官方语言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结果发现,泰国来华留学生对汉语和泰语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一致,对汉语的评价低于对泰语的评价。印尼来华留学生对汉语和印尼的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分离,在外显态度上,华裔学生对汉语的评价优于对印尼语的评价,在内隐态度上对汉语与印尼语的评价相当;非华裔学生在外显态度上对汉语与印尼语的评价无显著差异,但对印尼语的内隐评价高于对汉语的内隐评价。研究表明,所属国华语政策与族群身份影响来华留学生的语言态度。  相似文献   
455.
通过考察包括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在内地理区域的电影制作者和艺术家重新塑造、想象现代民族国家形象的诸种方式,分析“跨民族电影”“华语电影”及“华语语系电影”等术语在跨国电影史、华语电影理论和世界电影研究的框架中如何重新创造当代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形象,可以看出华语电影的疆域并不是一条单一的直线,而是由复数的历史、多种的发展线索以及多地域建构来组成的。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离散之地,在电影的主体性建构中均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456.
于小凡 《东南传播》2021,(12):49-52
青春叙述在文学和电影里有着自成脉络的强大传统.新世纪以来的台湾青春片经过在地文化融合与商业模式演进后,在主题与叙事元素的统一、类型化动态发展上均有较强的特点和研究价值.本文试析台湾青春片的美学传承及类型程式,并在华语视阈下探讨其对两岸三地产生的影响,期盼在青春片的类型突破与创新经验上能有所发现和启示.  相似文献   
457.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南洋华语深受闽南话影响。语音方面,南洋华语的一些音译外来词是经由闽南话从其他语言译借的。词汇、语法方面,南洋华语嵌入了诸多闽南话特色词及特色结构,从而形成了有别于同期中国本土文献的鲜明特征,这是当时南洋社会多语接触及闽南话强势地位的一个反映。考察早期南洋华语文献中的闽南话因素,对于深入认识早期南洋社会语言生活、华语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