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96篇
科学研究   37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
本文回顾了国内网络条件下对顾客满意度的研究文献,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即时通讯产品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通过对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顾客为样本进行的实证检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其中安全稳定性、品牌形象、网络外部性、附加功能是影响顾客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一、网络教研及其现状网络教研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是一项新型探索性的工作,富有深刻的内在价值和长远意义[1]。目前,网络教研大多以教师博客的形式开展,初步实现了由草根教育转变为专家引领[2]的发展。现阶段的网络教研还只是部分教师参与的行为,也有一些区域教育机构(如甘肃、海南、广州天河、深  相似文献   
13.
顾立平 《图书情报工作》2007,51(9):100-104,83
从对中国科学院博硕士研究生调查的263份有效问卷中,获得如下结论:①手机对中国学生的沟通行为有很大影响,手机是Web2.0一个重要的平台;②在没有亲自或者由单位购买的情况下,55%的学生会选择其他方式获得桌面软件,这表示免费软件受到欢迎;③作为与他人沟通的有效工具,91.3%的学生使用即时通讯:④75%的学生使用P2P,大部分用于娱乐;⑤51.1%的学生拥有博客,分享感觉是最重要的功能;⑥学生希望RSS能够帮助他们学习,例如提供更多的学术信息:⑦学生们并不是真正的了解社会书签是什么,但愿意尝试使用。对图书馆员和网络伺服站上的系统资源管理员而言,这份调查对了解用户们的想法与需求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结果,阐述了目前大学数学第二课堂开展的必要性,探讨了第二课堂数学教育教学的途径和方法,着重介绍了以飞信、QQ和微信等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工具在促进大学数学辅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些参考与借鉴。本文的应用实践可以推广到其他课程和学科。  相似文献   
15.
大学数学属于公共基础课程,随着学校的扩招,教师面对数百名甚至上千名学生,难以按照传统方式个别地、面对面地辅导学生,答疑解惑渐渐成了严重的教学难题.本文认为,大学需要依靠QQ、微信(We Chat)等网络即时通讯工具构建数学公共学习中心,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的弊端,提出一种网络即时通讯系统设计方案。探讨即时通讯系统需求及系统设计,系统采用C/S与P2P的混合架构,实现即时通讯基本功能,使用SWT实现美观简洁的交互界面。服务器端使用线程池提高资源利用率。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添加需要的功能模块,同时满足企业对信息安全及信息传输速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2015年3月12日,"实体企业应用次平台——汇则成新闻发布会"于北京中航泊悦酒店举行。发布会聚焦国内知名实体企业及权威媒体。完美支撑春节活动的微信礼券营销利器"汇则成"横空出世。微信"春晚摇红包","初一摇礼券",随视传媒帮实体企业跻入快车道羊年春节,微信通过"摇一摇"的趣味互动陪伴全国人民度过了一个喜庆祥和的节目。回顾一组庞大的数据:整个春节,全球32.7亿次收发红包;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QQ群、微信群成为沟通图书馆和读者的重要媒介。转变图书馆信息化服务方式,优化平台有效获取信息资源,开展学术和业务交流,能有效提升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定义了非即时通讯语言,分析其语境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真实语料初步探讨了以手机、网络等新媒体为平台的非即时通讯语言的反馈项目及其表现形式、主要功能等,并从信息传递方式和传播媒介等角度分析了非即时交际过程中的反馈项目特点及成因,认为反馈项目也包含了表示会话者进行或继续会话的状态和意愿的积极信息及消极信息。  相似文献   
20.
一件专利无效案,在专利复审委员会由通信一处处长挂帅成立五人合议组审理,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由知识产权二庭庭长领衔成立五人合议庭审理,庭审现场一百多个座位座无虚席,这样的盛况,在我国专利历史上是罕见的。本文作者为从业十余年的资深审查员和资深专利代理人,他们对此案的评述颇为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