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4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9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在诗的自由的王国,吴玉磊的诗写的厚重大气、坚实,具有史诗化的倾向;吴玉磊的诗又是轻盈飘逸的、充满诗性的,他的诗想象奇特、意境空灵,显得隐逸超脱。从整个诗风来看,他的诗既有着山的厚重和粗犷,又有着水的轻盈和婉约。诗人较好地把握了"虚"与"实"的关系,曾提出了"有距离的写作"的审美诗学观念。  相似文献   
42.
怎样都优越 真的是底子好就不一样吗?俞承浩在拍摄一场在棒球场的戏时因为寒冷的天气,身上穿了普通厚重的运动羽绒服.然后只是塞着相机在随处拍照的一张花絮照片一公开,网上粉丝们的反应就像炸开了锅似的。  相似文献   
43.
近几年来,随着舆论与各界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倾心于乡土摄影者也越来越多。乡土摄影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最后的结论、最终的感觉,是摄影人在广袤而厚重的乡村,迷失了方向,也丧失了自我。也可以这样说,他们作品的画面是清晰的,但摁快门的手是颤抖的;  相似文献   
44.
优秀古诗文是中华民族历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文化经典。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怎样使经典走进农村寄宿制小学的文化生活,使学生在趣味盎然的诵读活动中亲近经典、学习经典、感悟经典、内化经典,并且做到乐此不疲呢?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校将经典诵读活动与多门学科有机整合,分年级"量身定做",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趣"学经典,厚重了寄宿生活底色、提升了校园文化内涵,取得了显著的活动效果。  相似文献   
45.
近来,孙燕华老师寄来一套她父亲孙之俊先生的《孙之俊漫画集》(以下简称《漫画集》)。这部《漫画集》共有五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10年11月出版,这是他父亲孙之俊先生两千多幅漫画的大集合,也是孙之俊先生一生主要漫画作品的结晶,其中也饱含了他女儿孙燕华多年收集、修订父亲作品工作的辛苦。看着厚重的《漫画集》,闻着书中传来的阵阵墨香,心中不免产生一阵阵涟漪。一、两份辛苦我们是因着参加武训研究而了解孙之俊的。  相似文献   
46.
《收藏》2012,(6):136-137
古人学书法,讲究笔法,讲究师承。东晋王日广,与卫氏世为中表(跟祖父、父亲的姐妹的子女的亲戚关系,或跟祖母、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子女的亲戚关系),故得蔡邕笔法传于卫夫人,亦教授儿子王羲之学书法。王羲之早年曾从卫夫人学书法,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又博采众长,遂成“龙跳天门,虎卧凤阁”的大家。王羲之有7个儿子,其中...  相似文献   
47.
麻林娟 《海外英语》2011,(14):254-256
马丁.艾米斯是二战以后英国新秀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和大胆怪异的主题,让读者感到讶异的同时又不得不赞叹佩服。国外对马丁的研究越来越热,而他也在渐渐吸引越来越多国内研究者的关注。该文的《时间之箭》是马丁备受赞誉的一部小说。这不仅表现在这部小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马丁纯熟的叙事策略,在宏观主题上面,马丁也比以往更近一步,从对个体的自杀意图与行为等的关注扩展到二战中德国人残害犹太人的大屠杀事件上面来。通过将其与马丁其它作品的对比和印证,该文意从策略与主题相结合的角度探索在这部小说中,马丁如何用精湛的叙事手法展现令人深思的历史主题。  相似文献   
48.
语文教学就是要把根深深地扎进语言文字的肥沃土壤中,源源不断地吸收水分和养料。要知道,根深才能叶茂,根粗才能苗壮。唯其如此,语文教学这棵参天大树才能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说到底,语文教学的事情还得用语文的方法来解决,才能上出语文课的底蕴,上出语文课的性情,上出语文课的本色。其他任何的非语文的方法只能是“隔靴搔痒”,甚或“水中捞月”。  相似文献   
49.
课改十年来,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等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课堂教学也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但也有一些问题得以凸显: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分追求形式,对数学教学的本质及其丰富内涵有所忽视,课堂教学呈现肤浅和浮华倾向,缺乏深刻与厚重……河南省许昌市教研室针对课堂教学现状,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小学数学‘厚重课堂’的探索与实践"。该课题指出,"厚重课堂"着重追求"五感"(即情感、实感、动感、灵感、效感),突出"五味"(即数学味、思想味、文化味、趣味、人情味),倡导老师们要"厚练功底""厚研教材""厚读学生",做"厚重教师"。"比例尺"一课是课题组在该课题实验研究中进行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0.
这是汪学军老师2008年11月在湖北省总工会组织的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一节课。当时现场抽签,备课和做课件一共只有两个小时的准备时间。后来,又在学校作过这节课,听过的老师都觉得这节课简单、朴实、数学味浓、学生思维活跃。为什么老师们对这节课都很认同呢?我想其中的原因有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