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289篇
科学研究   6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13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3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社会主义反映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社会的追求,这种追求从古代社会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使它有了社会基础,大同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的萌芽形式,它随着中西文明撞击和西方社会主义思想传入而发展起来,用中国文化理解社会主义,它既是一种美好的社会境界、社会发展规律、人文环境,又表现为社会体制,必须在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制的批判和反思中,才能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形成追求好境界的人文环境,只有从这个视角认识邓小平理论,才能把握它的深刻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2.
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创生了极为丰富的原创性教育思想,这些具有历久弥新生命力的原创性教育思想对于丰富中国教育理论,指导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实践曾经发生并正在发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分析其促生因素,挖掘其意义与价值有助于更好地借鉴历史的智慧,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63.
学科建设是大学建设与发展的龙头,是体现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创建一流大学中居于核心地位.研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经验,对于提高学科建设的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4.
论教育研究的原创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原创性不足是20世纪中国教育研究的基本特征,因而呼唤原创性在21世纪显得尤为重要。表述方式、思维方式和方法论的贫乏是我国教育研究原创性不足的主要表征,而原创性不足的根本原因则在于教育研究主体问题意识和实践精神的缺失。在我国教育研究取得进步和社会发展出现转型的背景下,倡导和培育教育研究主体的想象力可能使教育研究的原创成为一种现实。  相似文献   
65.
子课题研究工作是否具有原创性,主要取决于两大要素:一是科学精神,二是科学方法。所谓科学精神,主要包含下列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66.
刘华 《中国软科学》2002,(10):26-30
本文从激励创新和促进经济增长两个方面考证专利制度的绩效,在理论论证的基础上,就中国专利制度运行中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全面的实证分析。结论表明,专利制度的绩效与制度的完善程度是关联的,现阶段对我国专利制度的完善应重视对原创性技术的倾斜及对专利技术商业化环境的完善。  相似文献   
67.
征稿启事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中文学术期刊。《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为综合性教育理论季刊,注重学术性、理论性和政策性。本刊将坚持延续性和灵活性的双重原则,不机械设置固定栏目,但将根据论文的主题和内容组成若干板块。在这些板块中,我们发表有反映国内外教育发展的重要理论、重要政策和实践问题的学...  相似文献   
68.
个性独特的卡拉瓦乔是17世纪意大利最有影响的原创性画家(图26—27)。他在绘画中关于明暗关系的运用,不仅在意大利,甚至在欧洲各地都有不少忠实的追随者。  相似文献   
69.
孙绍振小说"心理错位"理论是由直接经验归结出来,并在与"对立论"、"是非论"和"统一论"三大理论的比照、驳论之中建构起来的理论体系,其理论具有相当的原创性、自洽性和开放性,但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可证伪性.  相似文献   
70.
何为时尚图书?笔者认为时尚图书就是捕捉热点话题或信息为选题、引领出版潮流的图书.从这个意义上说,"流行"和"时尚"两词是可以通用的.鉴于常有人在实战中混淆"流行"、"时尚"与"跟风"乃至"抄袭"等不同概念,本文还将以"时尚"为切入点,对如何培育图书创性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