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643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1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刘桂芹 《师道》2008,(10):37-38
那天在办公室里,搭班的冷老师问:“汪国真的诗《我不期望回报》中的一句,是读‘gě yǔ你了’还是渎‘jǐ yǔ你了’?”潘老师说:“我查过参考书了,读gěi yǔ。书面用语时读成jǐ yǔ,一般口语念gěi yǔ。”对面的陈老师抬起头:“gěi yǔ?不可能。不是有篇课文叫《给予是快乐的》么?我还听过一位名家上这一课呢!当时他在标题上标注了大大的拼音——jǐ yǔ,印象太深了。”  相似文献   
82.
鲁迅小说《祝福》讲述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我”的回乡故事,另一个是“我”讲述的祥林嫂的故事。在苏教版的教学参考书中,对小说主题是这样概括的:“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这一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这种理解抛开了“我”的故事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83.
建立了基于校园网的高校本科教参信息的网上查询系统,并将该系统与数字教务系统管理系统、图书馆公共书目查询系统、教参书全文数据库等电子资源检索系统整合成为统一的校园网应用平台。提供多入口的整合信息服务。促进了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的同时,提高了图书馆教参类馆藏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4.
曹权 《文学教育(上)》2008,(18):110-110
“匕首”、“投枪”,这是对鲁迅杂文公认的评价,那么,《灯下漫笔》这支“投枪”,其矛头所指究竟是什么呢?这个问题,自这篇文章被选入高中教材以来,似乎已有定论,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各个版本的教学参考书都把文章的观点概括为“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很显然,教材编者认为,鲁迅这篇文章的批判对象主要是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85.
黔之驴柳宗元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  相似文献   
86.
提起《红楼梦》中的判词也许大家比较熟悉,可是说到唐代张鷟的《龙筋风髓判》(以下简称《龙判》)想必许多人会感到陌生了。唐代开科取士,此书即为参加选官考试(类似于现在的公务员考试)的士子们编的应试参考书。它虽为应试之作,但文采斐然,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堪称唐代考试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87.
本文从在大学专业教学过程中指定参考书为引子,进行了指定参考书和指定教材之间关系的简单论述。从大学的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观点出发,指出教材不仅仅是某一学科知识的载体,还应是培养学生学会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生活、生存、发展等实践能力的模板。教材应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从满足教师与学生的教学需要出发,富于灵活性、开放性、实验性和发展性,以创新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给教师以选择、生长、发展的空间,给学生以参与、体验、探索的空间,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并明确指出教学的教才是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88.
苏教版(2006年第3版)必修1-4册的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编校的问题虽不是很多.但仍有改进的必要。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细节。  相似文献   
89.
学过唐代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的人一定不会忘记文中点题句: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很多参考书对这句话的翻译都是这样的:谁能想到横征暴敛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呢!我觉得  相似文献   
90.
一、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育的思想方法上存在一些问题。如:忽视学习主体的需求和特点。在各种形式的统一考试造成的氛围里,许多地方的语文教育,以教学参考书为准绳,用单一的目标来衡量具有千差万别的学生。简单的评判标准,抑制了多角度的思考和个性化的体验、理解和表达。片面强调实用功能,偏重显性的目标、“立竿见影”的目标,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不少地方在阅读教学中一味偏重技术分析,放弃了语文作品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导致语文课程本来的文化功能流失。在实质上放弃了教育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