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923篇
科学研究   15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6篇
综合类   93篇
文化理论   116篇
信息传播   1042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662篇
  2013年   779篇
  2012年   1547篇
  2011年   1451篇
  2010年   936篇
  2009年   845篇
  2008年   1050篇
  2007年   557篇
  2006年   535篇
  2005年   565篇
  2004年   672篇
  2003年   518篇
  2002年   297篇
  2001年   201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体育新闻的精神品位与受众需求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现代社会中,受众对体育新闻的强烈需求是体育新闻兴起和蓬勃发展的社会基础;受众是衡量体育新闻精神品位的重要标准;提高体育新闻的精神品位,应及时把握和满足受众占主导地位的多种需要;准确定位,以人格化、个性化的报道制作体育新闻精品。  相似文献   
22.
二十一世纪的新闻传播呈现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多足鼎立的竞争态势。广大受众已经不再满足于一般性的动态新闻和浅表层的直观反映,他们迫切需要了解深层次的新闻。而栏目的设立,恰好迎合了新闻传播中受众的需求。栏目在新闻传播中越来越发挥着它独特的功效。  相似文献   
23.
媒介理念质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宏 《新闻记者》2001,(11):41-44
一、受众与馈众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初 ,许多传媒界人士还很不习惯刚刚引进的受众概念 ,很多人已经习惯了观众、听众和读者的概念 ,似乎受众只是一个三合一的学术概念。但是实际上 ,与受众概念同时被引进的是传播学的观念。于是 ,一些人又担心传播学会取代新闻学。那个80年代似乎可以被称之为翻译时代、换脑时代、知识饥渴时代、引进时代、走出国门时代。受众这个概念也许翻译得比较别扭 ,好像是洋为中用 ,但是它十分准确地表述了受传者的被动状态。可是 ,当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积极地去面对媒介时 ,受众这个词汇就显得越…  相似文献   
24.
戏曲广播曾是广大听众十分喜爱的艺广播形式。近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戏曲广播日显不景气,主要标志在于收听率下降、戏曲节目听众萎缩,尤其是青少年听众对戏曲少有兴趣。这种趋势的日益加剧,给戏曲广播改革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争取新一代听众,特别是城市青少年听众,是戏曲广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5.
26.
论媒介定位     
媒介定位的概念,是由市场营销学中的“市场定位”理论借鉴而来的。定位一词最早是在1972年由美国两个广告经理艾尔·里斯和杰克·屈劳特在《广告时代》杂志上发表文章《定位时代》时提出,并慢慢流行起来的。之后他们在《定位:为了得到你的注意而战斗》一文中指出: “定位起始于一件产品、一种商品、一次服务、一家公司、一个机构、甚至一个人……然而定位并不是你对一件产品本身做什么,而是你在有可能成为顾客的人的心目中确定一个适当的位  相似文献   
27.
互联网似乎是一把双刃剑 ,它为受众调查和内容分析提供了新的机遇 ,但是多年来研究者们所遇到的一些老问题依然存在。大众传播研究趋于改善还是恶化 ,将取决于研究者使用互联网的技能。  相似文献   
28.
在数量众多、有不同表现手段的生活服务类节目中,老年生活服务类节目是更具个性色彩的节目形态,也因此区别于其它生活服务类节目。它的服务对象直接指向老年收视群,触及的层面看上去窄小,但其内容却是包罗万象。  相似文献   
29.
田勇 《网络传播》2006,(9):12-14
互动多媒体报如何将手机报人群与电子报人群叠加到新媒体中去,如何尽可能短时间培养一批忠实的受众并且人数越来越多,让受众方便快捷和随时随地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阅读自止想看的新闻,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30.
在信息时代,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而是人的注意力。借助于日新月异的技术手段,所有物品的生产都可以不断翻番,但惟有人的注意力是不可以生产的,它是一种不可再生和复制的准天然资源。因此,当注意力经济的概念引入到中国后,旋即成为了互联网和大众传播媒体研究的新宠,各种媒体都希望能在“注意力经济”的竞争中拔得头筹。 一方面,媒体依靠科技不断地抢夺“眼球”,企求吸引更多受众的“注意”;但另一方面,由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信息资源的共享产生了物质技术的基础和可能,那种靠单纯片面地追求狭义上的独家新闻制胜的做法似乎不再有效。电视媒介,作为科技进步的产物,尽管在播报新闻、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