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67篇
科学研究   44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2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从逻辑学和语言学的关系入手,分析了现代汉语中条件复句"只要……就……"和"只有……才……"在逻辑假言判断中所表示的关系,并对汉语工具书中"只要"与"只有"的释义和用例存在的问题做出了一定的阐释.  相似文献   
32.
台湾著名龙学研究家沈谦在其博士论文《文心雕龙之文学理论与批评》①指出"学"、"识"、"才"为批评家之必备批评素养。所谓"才"系指批评之文才,"学"为批评家应具备的学问与学识,"识"为眼光识见。沈谦阐释了三者相辅相成之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33.
34.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企业能否成功最终取决于企业是否能够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运用人力资源相关知识,就企业如何创新识才、用才、育才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5.
叶燮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歌理论家,以反对复古、提倡革新为诗歌理论的基石,其理论主要体现在诗歌发展观和诗歌创作论中。在发展观中,叶燮围绕“创”论证了只有创造才能推动诗歌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创作论中,诗人的能动性与创造性更是诗歌创作的必然前提与条件,主要体现在他的“才、胆、识、力”的理论之中。  相似文献   
36.
2004年10月20日至22在酒泉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版权)行业人才工作会议”,被认为是进入新世纪新闻出版行业人才工作标志性和里程碑性质的会议。从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的讲话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政府主管部门人才工作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新思想、新判断、新提法、新要求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37.
高校后勤是高等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必要支撑。近年来,随着社会三产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人才竞争日益加剧,高校后勤人才流失已成为影响和制约高校后勤发展的重要障碍。高校后勤要保持关键岗位相对稳定,防范人才流失,必须积极探索高校后勤引才、用才、激才、留才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保证高校后勤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8.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石,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学校是学生上学之后的第二个环境,班主任是学生的第二任家长,老师的教育与家庭教育能否相互融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呢?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如何开展家校联系,探索管理好学生有效的、现实的、可行的方法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39.
情感具有明显的个体性,船山在诗学中强调作为个人的独特性,并以此作为衡量诗歌的重要标准之一,反对门庭,反对门户。情、才之间存在分立与一致的两种关系,船山诗学中对情与己、才的分析,是为了突出情的感性、个体性、差异性。差异性必然会导致多变性,所以必须对情进行制约和规范。  相似文献   
40.
提起晚清的历史,我们就不得不想起李鸿章.然而.人们往往将他与一大堆不平等条约紧密联系起来,使他成为"委曲求全"的代名词.其实,换个角度来看,他的的确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材.作者讲述了心目中的李鸿章-国之大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