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911篇
科学研究   80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47篇
综合类   103篇
文化理论   20篇
信息传播   3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已进入Web 2.0时代,UGC模式已成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新媒体环境下,为了满足人们的新型欣赏需求,产生了一种新的影视艺术形式——短视频。本文从美学的视角出发,结合黑格尔的"艺术终结"理论,分析时下大热的短视频对传统美学的影响,探讨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22.
在新媒体环境下,作为后工业时代产物的互联网,逐渐超越了其自身的传播媒介属性,产生了后现代主义色彩的文化属性。这种基于后现代主义的审美文化共性,是新世纪以来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的文化基础,推动网络文学影视化成为媒介跨界融合的流行范式。其主要体现为"消解中心后大众文化的回归"、"主体隐退后的欲望文化建构"和"后工业文明下的深度感消失"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3.
《文化学刊》2011,(2):143-143
徐世甫在《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7月第4期撰文指出,作为一种新的文化景观,网络文化是技术与文化的最新联姻。它通过网话文的拆解与变形,大众文化身份的置换和颠覆,演绎着文化多元与精神自由,形成了新世纪的后新文化运动。大众第一次由文化的原料提供者变成文化的生产者,真正充当了文化的主角。通过“自精神”和“微内容”的文化试验,“沉默的大多数”第一次真正开口说话,  相似文献   
24.
本期语萃     
《文化学刊》2011,(6):1
显而易见,凯尔纳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时代界说为我们审视当前的中国提供了启示性的思考。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后现代性虽然并非中国的"主流",但这股"支流"能够反照"主流",能够让我  相似文献   
25.
久负盛名的《洛丽塔》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作之一,是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最著名但最具争议的一部小说。它描述了一段中年欧洲学者亨伯特与美国未成年少女,并且后来成为他继女的洛丽塔之间的不伦之恋。后现代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的新型分支,因其独特的理论特点为女性主义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由于话语权、主体性和身体意识的缺失,最终导致洛丽塔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26.
"淮秀帮"是网络创意配音视频团队中的佼佼者。本文在后现代文化视域下以"淮秀帮"作品为研究对象,由点到面观照目前我国网络创意配音视频文本的特征,即创意:声画幽默表达;符号:与现实的互动;拼贴:打破事物疆界;置换:颠覆原始意义等特点。  相似文献   
27.
传统、现代、后现代与中国哲学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考中国传统哲学资源在21世纪的价值,离不开西学的参照。由西方传入的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为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准备了条件。中国哲学本有的开放性则为这一转型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应当在认真总结自身短长的基础上,将西方的现代性精神与中国传统的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自觉结合起来,“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结构模型和变常互动互补的生存机制集中体现了中国哲学的价值。经过与现代性,后现代的相互折衷,必将能够适应新世纪的需要。  相似文献   
28.
本文分析了后现代心理学产生的几个背景问题,指出了后现代心理学的主要观点,如注重质化研究,倡导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强调心理学应与多门学科相融合,提倡从文化历史的角度来研究人的心理。本文进而指出,成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后现代心理学得到启示,例如,关注成教学生心理健康的生态效度,重视历史及社会文化对他们的影响,走本土化、多元化的道路,促进成教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潜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9.
教学过程中的"个人中心主义"将教师和学生彼此分离、孤立和对立,师生之间无法沟通,这种以单子式个体存在的观念直接造成了现代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异化,使师生彼此的角色及身份迷失.后现代主义倡导以"主体间性"使人走出单子式绝对个体的绝境,在流动的、动态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互为主体的双向讨论、平等交流和沟通,体验他者,认可差异,从而建构师生之间后现代语境中的真正的平等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30.
文章通过调研新社会形态下家庭档案现状与问题,总结了家庭档案发展信息化,保存多元化、社会化、微权力化等特点.据此提出以社会空间辩证法与后现代理论指导家庭档案研究,以便于拓宽档案研究思路,利用家庭档案研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