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9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1.
曹国军 《小学语文》2014,(12):50-53
如果有人告诉你,只要扎扎实实地练好300多个汉字,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3000个汉字都可以轻轻松松写好,你一定认为这是天方夜谭,或者认为是在哗众取宠地忽悠人。为什么你不相信?因为这和我们时下的写字教学在理念和方法上相去甚远。在理念上,有一个常见的说法叫“字无百日工”,只能老老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训练,没有什么捷径可走,非下一番苦功不可。  相似文献   
92.
赵中梁 《现代语文》2011,(4):105-106
语文新课程实施以来,一线的许多语文老师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语文课堂告别了曾经的单调与灰暗,呈现出姹紫嫣红、芬芳满园的新局面。然而,也有一些语文课堂过分注重了形式,哗众取宠,浮而不实,使得大量的非语文元素涌入课堂,声色光电,唱念做打,  相似文献   
93.
莫让你的“偏见”左右了孩子的思维 我仍然喜欢买书,但渐渐失去了逛书店的习惯——网络书店什么书都有,可以静静看,静静挑选。我每次都用搜索,甚至很少从网站的首页进,因此,正在流行什么,我真的不知道。偶尔陪着家人,逛一趟新华书店,万头攒动,都是少儿读物柜台。我翻一翻.不是青春小说。就是教辅书刊,再一些多少有哗众取宠之嫌的教子书:快乐学习、幸福成长、好成绩不如高智商,高智商比不上优等情商,情商不够要财商……大抵如此。  相似文献   
94.
季刚 《考试周刊》2012,(1):42-43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材观和教学观。教师应消除"教材本位"的思想,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现实情况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教学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但在新课改的大好春光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有些教师迷失了方向,追逐那种热热闹闹、花里胡哨、哗众取宠的所谓"好看"的课,而轻视甚至无视文本的  相似文献   
95.
曾几何时,面对封建礼教赤裸裸的吃人本性。已故文坛巨匠、伟大的革命斗士鲁讯先生大声疾呼:“救救孩子!”现如今,遭遇当今教育改革中的众多尴尬与无奈,作者禁不住呼唤:“回来吧。孩子”,此言并非哗众取宠.更不是危言耸听,夸大其词,而是作为一名教育的理想主义者对现实教育反思后得出的客观结论。且看以下镜头。  相似文献   
96.
吕赟 《江苏教育》2007,(20):57-57
日前,笔者应邀担任了“‘××杯’学生作文大赛”的评委,在为期两天的评审过程中,笔者阅读了好几百篇学生习作。发现这些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辞藻尤为华丽。笔者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平均每篇文章中都运用了十个左右的成语。引用了五、六句古诗或名言,足见小作者们平时的积累馈。按理说。如此旁征博引.这样的文章应该算得上是美文了。但可惜的是,这些作品中所运用的成语、诗句及名育等,读起来却不流畅,有的甚至绕口难懂,看完后不知所然,给人一种七拼八凑的感觉。这些华丽的辞藻并非是真正为作文的描写服务,而是为吸引读者的眼球。为“华丽”而华丽.为“引用”而引用,只不过是哗众取宠的多此一举罢了。  相似文献   
97.
E呀 《内蒙古教育》2007,(4X):13-13
生活中的智者不一定就是成功者,成功者更不一定就是智者。虽然这个世界成功者的声音那样喧嚣,图书市场连篇累牍的成功学全书,又是那样的令人惶惑,令选书人大费周折。这个时代智者的声音还是太少了,这个网络时代充斥页面的猎奇、探秘、哗众取宠,明星市场,名人效应自抬身价的行为太过泛滥了。  相似文献   
98.
《基础教育课程》2007,(9):44-45
其一,学生人生规划导引。生涯规划,是新世纪伊始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个新名词,但绝非一个哗众取宠的名词。理想状态中,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备自我独特的个人发展轨迹,而这些轨迹如果能够被学生接受、理解、参照,往往能极大地焕发他们的生涯规划热情。建立于其上的有关生涯规划的思考,才能够真正被视为理性的思考,才可能真正对学生的生涯规划发生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
读了王文丽老师《百合花开》教学实录,“自然流畅、清晰明白”八个字油然而生。说它自然流畅,清晰明白,那是因为王老师在这堂课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旁逸斜出,没有哗众取宠,没有刻意追求,一切都像是飘飘洒洒的春雨点点人地,“润物细无声”;一切又都像是淙淙流淌的小溪,清亮透明、富于活力。  相似文献   
100.
我们在听名师或者专家讲座的时候,常常听到诸如上课要有“语文味”,或者语文要是“本色语文”等等,这是很好的现象,说明我们认识到新课程改革初期有些授课形式确实哗众取宠了,应该矫正;同时也认识到不管是语文味也好,还是本色语文也罢,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即要将语文的本质内容作为语文学习的重点,而非那些刻意展示的雕琢过的中看却没有实效的花架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