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292篇
  免费   560篇
  国内免费   713篇
教育   97820篇
科学研究   11597篇
各国文化   193篇
体育   4225篇
综合类   4855篇
文化理论   772篇
信息传播   13103篇
  2024年   1060篇
  2023年   3808篇
  2022年   1911篇
  2021年   2257篇
  2020年   2435篇
  2019年   2317篇
  2018年   1233篇
  2017年   1981篇
  2016年   2658篇
  2015年   4753篇
  2014年   9768篇
  2013年   7289篇
  2012年   8939篇
  2011年   9512篇
  2010年   8468篇
  2009年   8637篇
  2008年   10591篇
  2007年   8409篇
  2006年   6088篇
  2005年   5991篇
  2004年   5029篇
  2003年   4478篇
  2002年   3972篇
  2001年   3598篇
  2000年   2664篇
  1999年   1075篇
  1998年   695篇
  1997年   590篇
  1996年   482篇
  1995年   391篇
  1994年   331篇
  1993年   251篇
  1992年   241篇
  1991年   199篇
  1990年   262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0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91.
92.
1999—2000年我国文献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从文献分类基本理论研究、国内外文献分类法研究、文献分类工作研究等三个方面概述了1999年至2000年我国文献分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3.
94.
95.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  相似文献   
96.
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教师的积极参与是保证。目前 ,由于所接受的教育方式 ,所处的学校环境等因素导致高师学生教育理论应用能力低下。针对高师生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笔者认为 ,提高高师生对教育理论的应用能力 ,培养途径和措施是关键  相似文献   
97.
应酬语的理解辨识是一个动态的认知推理过程。对应酬语的辨识是寻求最大关联性的演绎推理过程。在相同条件下,当且仅当非应酬解释违背关联原则,达不到最大语境效果时,应酬解释才得以产生。而传统的套语式教学方法使得中国学生对英语应酬语的辨识过程正好与此相反。这种思辨推理过程的差异正是中国学生容易产生语用失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98.
素质教育与个性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是新中国教育史上最好的时期。人们对压抑个性、扼杀特长、窒息创造力的传统教育的弊端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清晰,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改革实践广泛展开。然而,勿庸讳言,时至今日,尽管素质教育的口号呼喊多年,也已经开始在局部范围内取得初步的成效,但就整体而言,“素质教育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基础教育本身尚未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语)不少地方是“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原教育部陈至立部长语)若到中小学去考察一下,就会发现,在…  相似文献   
99.
随着两次观摩课相继结束,宣武区教委、宣武分院二部共同举办的2003届新任教师培训也落下了帷幕。回想周末赶到回中,聆听场场精彩而形式各异的培训讲座,至今仍历历在目。丰富营养将继续滋润我们,继而渗透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实践中。这次理论培训,对我触动最大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0.
人格特质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介绍人格特质理论的因素分析方法 ,其代表人物是卡特尔和艾森克。在对其人格特质理论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 ,文章着重讨论了因素分析方法在人格特质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