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164篇
科学研究   26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362篇
综合类   36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5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张斌 《中文自修》2012,(11):20-21
【背景介绍】奥运会最早起源于古希腊,不仅是竞技体育的盛世,而且也是和平与友谊的象征。2005年,历史再次眷顾伦敦,伦敦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唯一获得三次奥运举办权的城市。奥运会,到底是什么?这个世界一直在给出答案。其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金色岁月也不过十几年而已,悉尼起到了拯救之功,雅典是一次迟到的归属,北京拥有前所未有的国家力量,伦敦会怎样?2005年,一干国际奥委会委员中  相似文献   
22.
1.奥运会旅游吸引物的概念根据主办地旅游资源及奥运会的特点,奥运会旅游吸引物又可分成以下两种类型:即资源脱离型和资源依托型。资源脱离型吸引物是指国际奥委会规定的每届奥运会必须具备的内容和举行的仪式;资源依托型吸引物是指建立在主办地旅游资源基础之上的相关吸引物。2.奥运会旅游吸引物的发展特点(1)资源脱离型吸引物与主办地旅游资源有所结合以资源脱离型奥运会旅游吸引物为例,与主办国旅游资源的结合是其呈现出的一种新的特点。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在情人湾举行的沙滩排球比赛,再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铅球、射箭比赛,主办国根据体育比赛的实际特点,经常能够找到一些与本国旅游资源的结合点,以此展示主办国的旅游资源,在形式上表现出来的就是把比赛地点选在一些知名的旅游景点,以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3.
国际奥委会对于奥运会转播权有着严格的限制,电视领域一家独占区域市场的状况会不会在网络上重演?经过奥运开幕前各巨头们长达年余的明争暗斗、纵横捭阖,其结果是皆大欢喜。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各门户的拥趸在奥运开幕后都能自如地通过自家的门户通往多年难得一遇的奥运盛会。门户网站在奥运新闻大战中的表现,证明了人们此前的两大担心是多余的。  相似文献   
24.
从史学的角度对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关系由来与发展分四个阶段进行了阐释,第一次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国际机制理论———对这种关系的由来和发展进行了分析,旨在进一步拓宽我国奥林匹克的研究,并为成功地组织和运行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供可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25.
新书推荐     
《从雅典到北京——奥运会和国际奥委会的历史》[英]戴维·米勒著王承教等译哈尔滨出版社定价:118元作者曾任《时代》杂志体育版主笔,亲历了18届奥运会。他用鲜见的第一手资料,从一个新的视角解读28届奥运会,尤其是重新审视奥运会历史上有争议的事件。  相似文献   
26.
2008奥运赋     
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体育局、浙江省教育厅、共青团浙江省委、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等单位联合开展的"中行杯·我与奥运同行"征文活动已圆满结束。本次征文活动共征集到8000余篇来稿,获奖作品的奖状和奖品由主办单位寄发给获奖者。  相似文献   
27.
《收藏》2007,(8):56-56
北京消息:第十三届世界奥林匹克收藏博览会于6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出席开幕武并致辞,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国奥委会主席刘鹏出席。萨马兰奇在致辞中说,世界奥林匹克收藏博览会举办13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28.
我们十分高兴地看到,奥林匹克教育问题不仅在体育理论界谈论很久,而且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北京市教委也向全市大中小学校发出号召,要求开设奥林匹克教育课程。这不仅是为了迎接奥运会,而且是对奥林匹克运动教育本质的真正理解。正如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萨马兰奇所说:“离开了教育,奥林匹克主义就不可能达到其崇高目的。”同时我们相信,奥林匹克教育具有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它是人类追求完善自身和建设理想社会的力量,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9.
墨鱼 《初中生》2007,(9):1-1
“一米布中有我一丝线的功劳.” 国际奥委会执委、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北京奥中委顾问何振梁到湖南考察时,在湘西民间的织布机上用梭子穿梭几行后这样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30.
《小学生》2008,(Z2):73-75
自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之日起,中国就与奥运会结下了难以割舍的不解之缘。清朝光绪皇帝:和奥运会擦肩而过1895年,现代奥运会的发起人顾拜旦致函清政府,邀请中国参加将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一届(1896年)现代奥运会。中国第一个接到奥运会邀请书的是清朝光绪皇帝,后因慈禧太后及其幕僚不懂得"田径"一词的含义而未能派队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