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927篇
科学研究   78篇
各国文化   31篇
体育   125篇
综合类   85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17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425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377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超越与境界问题是人的生命存在范畴中的问题,精神超越性是审美的根本特质,人只有超然于实践活动的特定视界才可能从其整个生命所全面关涉的世界中“来领会自身”,才可能进入到精神超越乃至审美超越的境界中去;然而,不能忽略了超越性赖以发生的物质性、功利性、个体性以及主客体关系等现实性基础,人的生命境界问题答案的给出,境界论美学的当代性建构,必须奠基于对人的生命存在的现实性、超越性全面深入的考察与体悟之上。  相似文献   
42.
"教书"与"说书"在表现形式上多有相通之处,在教学中吸收评书艺术的有益成分,能够激发人文课堂的蓬勃活力。在技巧层面,可以借鉴评书扣子的设置与声韵的追求;在境界层面,可以熔炼其人情阅历的传达与历史环境的营造。借鉴评书艺术的同时,不能让娱乐化削弱教学的本体地位和严肃品格。  相似文献   
43.
管理三境界     
崔国明 《班主任》2001,(9):27-27
班级是学校的最基本的组成单位,班级管理也是学校的常规工作.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管理、学生管理、自主管理是班级管理的三个层次,同时也是三种境界.  相似文献   
44.
苔丝勇敢大胆的追求自己的生活,同时也在默默忍受着悲哀苦难以及男性的压迫,她凭借自己的人格美和精神吸引力,实现了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女性解放.  相似文献   
45.
冯明 《中学教育》2005,(2):32-33
读了这篇教师自述。我的心里沉甸甸的。我也是从农村学校走出来的。我深知农村老师的困惑与无奈。在讨论此稿时。有人说这篇章就像一个农村妇女的唠叨。没有多少境界。我对此进行了激烈反驳。我说。你没到过农村。你不知道农村教育。你也就无从体会蕴含在这些看上去琐碎的唠叨背后令人辛酸和沉重的东西。编罢此。我们只能发出这样的呼吁:救救中国的农村教育!——舒扬  相似文献   
46.
浅议文化品位与心灵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自身和人所面对的世界都在不断地向人生成.这种生成的总和称之为文化.世界的人化过程和人的人化过程就是文化的过程.文化作为名词是一种价值、一种意义;作为动词是一种开发、一种塑造.人既是这种价值和意义的赋予者,又是被这种价值和意义所开发、所塑造的对象.人在向人生成的过程中,亦即在文化的过程中,有着十分丰富的展开,这种展开构成不同的心灵境界.在人的心灵的诸多境界中,最有意味的境界是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实际上是审美文化境界.  相似文献   
47.
大成管理学,是属于应用范畴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大成管理、人才发展、和谐社会理想三位一体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教育思维、管理理念、实践基础,从整体上研究人的生存发展规律包括人的一切活动关系和谐协调与持续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构成其独特的、快乐的、和谐的管理理论体系。它围绕和谐境界和人才发展两个基本点,从理论与实践上提出大成管理学的基本研究思路和其研究范围与诸要素以及研究方法、理论价值、学术创新意义等理路问题,为和谐社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方法、理论和实践资源的共享基础。  相似文献   
48.
陈锋 《培训与研究》2001,18(2):37-39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中西方历史上的两位圣人,本文把苏格拉底以至善为本的人生境界观和孔子以仁、义、礼、中庸、内省等为核心内容的人生境界观作些比较,以揭示中西方人生境界观的异同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9.
我一向称陶行知先生为中国的“求真派大诗人”。之所以说他是大诗人,是因为陶行知先生主张以审美的精神塑造人,把求真、致善、惟美作为教育的灵魂,追求真善美和谐统一与知情意和谐统一的教育境界,写出了一首壮丽的生活教育史诗。“求真派”则是我对这位先贤的一种个性化称谓,因  相似文献   
50.
文化人格是指体现一定文化精神的个体品格,尤指知识分子和文化人体现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的综合品格。衡量一个人的文化人格的价值标准主要是看其人生境界所达到的高度。语文教育应把塑造理想人格和提升人生境界作为根本的培养目标,要发掘经典文本的文化蕴涵并拓展文化领域以促进文化人格的培养,发挥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以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