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25篇
科学研究   4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5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新兴城市,泰州经济正加快融入长江三角洲“增长极”。在融入“增长极”过程中,必须着力提高内生发展能力,切实提高本地的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32.
本文简要介绍了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的基础、发展和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传导机制.并就该理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作了简单评述,指出区域增长极理论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政策制定的指导理论,但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模式.提出了要因地制宜,建立适合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33.
西部大开发中如何选择和培育经济发展“增长极”是我区在21世纪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大课题。增长极理论强调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把有限的稀缺资源集中投入到具有创新能力、发展潜力大、规模经济和投资效益明显的少数产业、企业或区位,形成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并通过市场传导媒介力量带动相邻地区共同发展。在新环境下选择和培育工区经济增长极必须提倡以创新、活力、潜力、效益为特色的产业和区域发展思路。利用资本市场来培育增长极、克服增长极形成过程中的问题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34.
东亚区域各国在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地缘上的接近性决定了东亚区域内生态文化城市的建设需要在区域内加强交流与合作。本文认为,在生态文化城市建设进程中,政策细则需要根据本地的特色展开;在城市的资源利用方面,更应该注意原生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区域内需加强资源交流,以最终形成生态文化体系内的互惠互利关系。区域内的生态文化体系的共建,能够促进东亚地区生态文化更加多样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5.
本文根据集聚经济与增长极理论构建产业集聚和增长极溢出作用模型,分别使用工具变量固定效应联立方程和各年截面方程检测2000-2007年间河南省126个市(县)产业集聚与自身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和中原城市群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非农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互相强化,但是非农业就业的空间密度相对过高,已产生明显的拥挤效应和非经济性;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原城市群地级中心城市对各级市县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在最近几年相当稳定.研究结果为统筹制定配套区域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6.
“点轴开发模式”是近年来区域经济学术界讨论很多的一种开发模式,它由增长极模式发展而来,其广泛的用于城镇体系规划中。本文阐述了如何在城镇体系规划中应用点轴开发模式,包括其主要思路、重点开发轴和重点城镇的选择,以及点轴开发模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37.
《传媒》2009,(4)
1997年重庆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迎来自身发展的最好机遇.10多年过去了,有人断言它将成为中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重庆报业无疑也将获得巨大的发展动力.2009年我们探问重庆报业,目光首先对准了巴渝报媒的重要人物--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总裁陈夷茁.  相似文献   
38.
加快推进湘南大开发是湖南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十分重大。推进湘南大开发,首先是要找准郴州、衡阳、永州三市的现实基础,即政策基础、区位基础、环境基础、产业基础和资源基础等。推进湘南大开发,关键是要继续解放思想,明确战略目标、思路与举措。  相似文献   
39.
试点政策已经成为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优势公共政策制定机制,科技创新试点为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发挥了引领性作用。从“增长极”到“创新极”的理论增进过程中,“创新增长极”成为符合中国现实的发展方向。然而科技创新试点政策的实施成效如何,试点能否成为创新增长极等问题仍缺乏系统性分析。研究界定了“创新增长极”的概念与内涵,并结合科技创新试点的政治运转逻辑搭建理论框架,最后基于实证分析验证了其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实施的科技创新试点能够成为创新增长极,理论和实证分析都支持这一观点。科技创新试点伴随着“集聚创新资源—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辐射带动邻近地区发展”的发展机理,通过强化综合优势成为创新增长极。此外,相比于系统性评估,单项试点政策的集聚效应和经济效应会存在约7%-19%和8%-26%的高估。研究基于中国实施的典型科技创新试点政策,旨在为优化地区资源配置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40.
国家把天水纳入关中构成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点区域,旨在将关中—天水经济区打造成为西部大开发一个新的增长极。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战略地位主要体现在它是欧亚大陆桥的中心和西部的核心枢纽,是成渝经济区和兰州—西宁—格尔木经济区的联结点与过渡带,是西北地区通向中原的东大门。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甘肃自身来看,战略意义都十分巨大。要实施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就必须进一步明确《规划》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在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域规划》过程中,应该注意处理好地域和发展两个方面的关系,树立知易行难、敢于创新和崇尚实干的观念,用好用足《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陕西省、甘肃省各级政府促进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各项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