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42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8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从《大公报》看民国传媒公共领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传芳 《新闻世界》2011,(6):125-126
新记《大公报》秉承"四不主义"原则,发挥着媒体所特有的公共话语权的作用。它的一些理念和实践对当今新闻界有哪些启示?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2.
余迎  刘文君 《新闻世界》2011,(7):147-148
本文从《申报》和《大公报》对"卢沟桥事变"的报道,结合它们的办报理念,比较两报在报道形式和报道内容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33.
蒋忠波 《编辑之友》2011,(12):129-131
自1935年7月至1936年5月间,范长江以大公报旅行记者的身份踏上了西北之旅,写下了大量关于西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通讯作品。这些作品发表在当时的《大公报》上,产生了极大反响。随后,天津大公报决定将这些通讯以《中国的西北角》为名结集出版。1936年8月,《中国的西北角》首次由天津大公报馆  相似文献   
34.
今年是第十二个记者节,这里发表《范长江与河南》一文,以资纪念。——编者河南确山境内群峰竞高,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在1921年这里就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组织,杨靖宇等共产党人在确山领导了农民暴动和1927年刘店秋收起义。确山竹沟还是中共鄂豫边区委、中共河南省委和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抗日名将彭雪枫1937年在竹沟创办《拂晓报》,并率领新四军抗日游击支队开往豫皖敌后战场。  相似文献   
35.
新闻的读法     
有人可能觉得,这不是个问题.因为只要认字,随便拿张报纸来,谁还不会读呢?真的这么简单?实则不然.新闻也有其读法.除了版面安排那套技术语言外,还需要从字里行间去解读其言外之意.诚如英文所吉:Read between the lines.所以,善于读报者,不但要读出新闻说了什么,怎么说的,还有哪些没说,以及为什么这样说而不是那样说,或者为什么有些东西没有说.像这样的故事,在新闻史上有很多.其典型者,如<大公报>主笔张季鸾的一些文字.  相似文献   
36.
抗战时期,<大公报>(桂林版)凭借时效性强的新闻专电在桂林新闻界独树一帜.当时,桂林市地区的通讯社较多,包括: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桂林分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际新闻社、工商通讯社(附设于国际新闻社)、救亡通讯社(附设于救亡日报社)等.  相似文献   
37.
本文即以《大公报》所载为切入点,剖析预备立宪时代的历史现场,再现出彼时清廷财政经济紊乱已极、政治上无法实现中央集权、法制不行、国民宪政意识缺乏等宏观现象,而这些总体上决定了预备立宪的失败命运。  相似文献   
38.
邓备  庄廷江 《当代传播》2011,(1):127-128
<大公报>在张季鸾主持笔政的15年间,正值国家政治势力整合,领土主权遭到分割,外族侵略阴霾挥之不去的时局.在这样的历史境遇里,强烈的使命感和殷切的民族关怀使<大公报>染上了浓烈的民族主义色彩.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大公报>的民族主义思想是通过张季鸾大量极富影响力和感染力的社评表现和宣传的.本文以张季鸾社评为例,梳  相似文献   
39.
微记录     
《档案与史学》2014,(1):39-39
正@观史察人:《大公报》曾以"不党、不卖、不私、不盲"而著称,老板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每天到报馆阅读重要新闻。他们商量一下就决定当天社论的内容。然后让王芸生执笔,写好后稍作修改,一篇社论就出来了。张季鸾说,我们《大公报》的社论只管24小时,第二天就可以擦屁股了。而共产党人陆定一任《解放日报》总编辑时,明确说,我们的社论十年以后还要经得起审查,不能只管24小时。  相似文献   
40.
党报同《大公报》的第一次论战是在 1941年 5月。国民党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高潮已被打退,它在政治上极端孤立的处境下,反共活动有所收敛,却加强了对新闻界的控制,报刊上充满反共叫嚣。   这个时候,为逼迫国民党投降,日军约 5万余人于 5月初进攻黄河以北位于晋南、豫北的中条山地区。这一地区集结有国民党军合计 25万人。这些国民党军队原以反共为主要任务,对日军缺乏作战准备,在日军进攻时大部分采取避战方针。因此,虽然八路军主动出击,截断了同蒲路、正太路、平汉路、白晋路等日军的交通线,作了积极配合,国民党军仍然全线溃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