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4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60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天一阁藏品档案包括基础档案和动态档案,要做好建档后的补充和完善,利用数字化技术管理藏品档案信息,提高建档速度和利用效果;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岗位责任制,搞好藏品档案的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52.
"口述档案"作为一个概念的提出,它来源于档案机构介入口述史和口头传说资料收集与管理程度加深的结果.口述档案有着极其重要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53.
王铭珍 《北京档案》2010,(10):48-49
圆明园是清朝五代皇帝历经150余年、集中无数能工巧匠倾心经营的大型皇家宫苑.它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六年(1707).最初是康熙给皇四子胤祯(即雍正)的赐园.雍正即位后,在园南部增建正大光明殿、勤政亲贤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乾隆在位六十年,又对圆明园继续进行扩建、改建,使之形成了圆明园的基本格局.他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造园艺术、精美的建筑、丰富的文化收藏和突出的政治地位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在世界园林史上占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4.
遗产旅游的开发是将社会文化财产转变为经济活动的一种手段,是高度竞争和市场化的商业活动。本文就这一问题,阐述了“天一阁”藏书楼的再开发,用文化遗产进军商业市场,同时对中国旅游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5.
李昭醇 《图书馆论坛》2005,25(6):256-261
文章以“天一阁”藏书楼为例,探究宇宙能量场对自然载体的能量补给及其作用机理对“天一阁”藏书楼能量、质量守恒的奥秘。指出:“天一阁”藏书楼标本价值的启迪,雄辩地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宇宙观的内在精神,显示了巨大的潜力。文章呼吁重新审视以“天人合一”哲思指导“馆人合一’’赋予生态图书馆的价值取向,体现公共图书馆建筑应该具备的社会人文精神价值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56.
吴环伟 《兰台世界》2012,(36):52-53
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民间藏书楼,在中国藏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那么天一阁为何可以存在400多年?其藏书理念和藏书管理又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这些都是本文将要分析和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57.
文章在分析明代著名藏书家范钦及其天一阁概况的基础上,论述并考证了天一阁的藏书特色、藏书编目以及范钦的藏书思想,对今天藏书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8.
王泽玖 《兰台世界》2014,(2):109-110
本文通过有关丰氏家族记载,对丰氏家世及家学进行了梳理与考辨,从而窥得丰氏家族渊源的家学背景和骨鲠的个性特征,为丰坊患“心疾”找到了深层次原因.同时,还对学界所持天一阁藏书“从元祜始”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59.
60.
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其丰富的书籍典藏为文化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天一阁的历史及现状的考证,证明天一阁存在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