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0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据美国心理学会估计,使用互联网的人士中,有5%至10%的人会产生一些与精神有关的问题,如上网成瘾、狂躁及失去控制情绪能力等。精神科医生教你通过下列测试了解自己是否已成了“网络奴隶”。[第一段]  相似文献   
32.
担任了一次全市高中语文教学竞赛的评委,执教者参赛的课文是朱自清的名篇《荷塘月色》与王实甫的《长亭送别》。总体感觉教师们的课上得是比较精彩,各有特色,多媒体都用了,有的教师还自带了笔记本电脑。  相似文献   
33.
卡波耶拉是在奴隶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在巴西黑人奴隶中形成的集音乐、舞蹈、杂技、格斗术于一身的独特艺术形式,其核心形式和基本动作要领源自非洲。19世纪受种族观念和政府政策变化的影响,卡波耶拉在巴西的传承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20世纪初由于宾巴大师对卡波耶拉进行了现代化革新,加之此后巴西政府的大力推广,卡波耶拉逐渐在巴西得到普及,并在全世界范围传播。卡波耶拉作为巴西黑人文化的重要代表,已成为巴西民族文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34.
从《秋夜》看尼采对鲁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深受尼采的影响,从《秋夜》中所蕴含的对奴隶性的鞭挞、对黑暗势力的抨击,对“超人”式英雄主义的宣扬,以及弧独的抗争精神中,都能看到尼采的影子。  相似文献   
35.
西夏的地主阶级大致由贵族地主、寺观地主与中小地主三部分组成,其中以宗族首领为代表的贵族地主,不仅是大土地占有者.而且还有自己的武装.并在政治上享有种种特权.与地主阶级相对的农(牧)民阶级比较广泛,可分为自由民与依附民两大类.而在依附民阶层中,因其人身依附程度不同.又可分为诸多层次.奴隶虽广泛存在于西夏社会.但不论是农牧业还是手工业,奴隶劳动不占主导地位。占主导地位的是农奴劳动,它决定了西夏是农奴制社会,而不是封建租佃制或奴隶制社会.  相似文献   
36.
奴隶宣言     
1232年,莎吉蕾杜出生在土耳其马尔马拉一个小山村,她14岁时家乡遭遇法国东征军的践踏,战乱中父母和两个姐姐被侵略军杀死,她被俘沦为奴隶。  相似文献   
37.
心理奴隶,是形容一些人被某种死板认知或理念束缚后困顿不安的生存方式。他们背负着各式各样的精神负担,然后将自己陷入条条框框中,举步维艰又茫然无措。高三的小雅一直很自卑,从上中学  相似文献   
38.
《剑鸟》     
《广东第二课堂》2007,(9):15-15
《剑鸟》是一部中篇童话,作者试图创造出一个奇特的鸟类世界。这个世界与人类世界一样,有暴君,有奴隶,有勇士,还有神灵,尤其是那只爪持丽桑宝剑、为鸟除害、被誉为"和平卫士"的剑鸟,更是正义、和平与自由的化身。  相似文献   
39.
阿Q精神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Q身为奴隶,却梦想成为奴役一切人的"人上人".这是阿Q性格里最根本的、核心的东西,他的一切思想行为,包括精神胜利法,都与此有密切关系.阿Q的基本思想反映了中国封建主义等级制度下,自己被人凌虐、被人吃,但也要凌虐别人、吃别人的人际关系的实质.这也是国民性的根本问题.只要封建等级制度的"鬼魂"还存在,阿Q就会存在.  相似文献   
40.
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了。一位叫马维尔的法国记者去采访林肯,他们有这么一段对话。马维尔:据我所知,上两届总统都曾想过废除黑奴制度,《解放奴隶宣言》也早在他们那个时候就已草就,可是他们都没拿起笔签署它。请问总统先生,他们是不是想把这一伟业留下来,给您去成就英名?林肯:可能有这个意思吧。不过,如果他们知道拿起笔需要的仅是一点勇气,我想他们一定非常懊丧。这段对话发生在林肯去帕特森的途中,马维尔还没来得及问下去,林肯的马车就出发了,因此,他一直没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