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00篇
科学研究   7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望江     
夜已深,依旧未眠。不知为什么,身上仿佛压着什么。突然间,很想透口气。“去江边走走吧。”一个声音从我的心里传来。翻个身,拿件衣服,我便出了门。我看了下表,已是凌晨。路上,只有街灯还亮着,为这寂静的小道添光。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堤坝上,迎面吹来冷冷的风,让我不禁打了个哆嗉。月光下,江像一个安静的孩子,睡着了一般。月光是它的棉被,河床是它的摇篮。这个夜,仿佛只剩下了自己。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手拍了拍背,想着把压在自己身上的无形物给拍散掉,只可惜,无济于事。我明白,这种无形重物来源于生活的压力,对于我来说,最重的压力便是学习。我突然问觉得自己仿佛是被生活指使的奴隶。  相似文献   
72.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批重要的非裔作家新奴隶叙述的文本问世,也不断引起评论界的关注,非裔美国作家欧内斯特·盖恩斯的《简·皮特曼小姐自传》正是一部用新奴隶叙述这一文类重写奴隶历史的力作。对该小说的新奴隶叙述形式和主题梳理和探讨,以期挖掘其新奴隶叙述的文本体征。  相似文献   
73.
通过对鲁迅笔下的三类女性形象的分析,给鲁迅在妇女解放的道路上的贡献做一个定位。从对这三类妇女形象的剖析中,我们看到了他们身上不同程度的奴隶性,软弱性,麻木性和反抗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在妇女解放的道路上着重于女性被压迫处境的揭发和女性自身弱点的剖析。  相似文献   
74.
鲁迅的小说《祝福》,塑造了一个悲剧形象——祥林嫂,我们在审视祥林嫂的抗争时,却能看到她的抗争恰恰是对其奴隶地位的维护和争取,这就使祥林嫂的悲剧具有了更深刻的意义,也能看出鲁迅疗治中国人的灵魂的清醒和深刻。  相似文献   
75.
《科学生活》2014,(3):46-46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手机越来越智能化,社交、游戏、理财、搞笑段子等各方面的手机应用软件铺天盖地,迅速侵占了人们的视野。手机用户们把越来越多的时间花在了他们手中的这个方寸之物上,部分人因而成瘾,催生了一个新兴的群体——“手机奴”。  相似文献   
76.
77.
《为奴隶的母亲》发表后,许多评论家从社会学、政治学角度予以解读,本则突破这一局限,辟蹊径,把它放在中国封建社会“无我”化的大背景上重新加以审视,并进一步指出:小说的深刻意义在于揭示了封建宗法化对人性的戕害。  相似文献   
78.
在《为奴隶的母亲》中,作者着力塑造了被典妻、皮贩、秀才妻与秀才四个人物形象。异化导致的悲剧在被典妻、秀才妻与皮贩身上得到体现,并以秀才这一形象的特殊塑造来削弱阶级冲突,凸显异化主题。主要采用文本细读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为奴隶的母亲》中的人物分析,探究人物被劳动异化、金钱异化、道德异化的过程,揭示异化对人的主体性的侵蚀以及人在异化下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79.
张远山先生在《东方》2001年第10期中,提到了“子贡赎人”的道德典故:鲁国的法律规定,如果鲁国人在外国沦为奴隶,有人出钱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在国库中报销赎金。子贡赎了一个鲁国奴隶,但拒绝了国家支付的赎金。孔子认为,这违背了他的道德思想。因为子贡式的“无私道德”最终使道德变成了只说不做的东西,成了纯粹的高调。过高的“道德”不仅没有推广道德,反而推广不了道德。  相似文献   
80.
15世纪 40年代 ,葡萄牙人从西非海岸猎捕黑人 ,贩运到欧洲 ,这是奴隶贸易的开始。从 16世纪早期开始 ,葡萄牙人又把黑人运往美洲贩卖为奴隶。 15 10年 ,西班牙国王正式颁发贩奴执照 ,允许商人把黑人运往美洲贩卖为奴隶 ,贩奴成为由政府支持的“合法”行业 ,奴隶贸易从此严重泛滥起来。之后 ,荷兰、英国、法国等国也加入到贩奴行列 ,从而使奴隶贸易在 17、18世纪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值得深究。第一 ,殖民掠夺的需要。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侵略的进行 ,美洲绝大部分地区沦为西方殖民者的殖民地。他们初到一个地区 ,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