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26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223篇
教育   27829篇
科学研究   2701篇
各国文化   103篇
体育   1508篇
综合类   1258篇
文化理论   172篇
信息传播   7935篇
  2024年   286篇
  2023年   1123篇
  2022年   584篇
  2021年   849篇
  2020年   937篇
  2019年   1009篇
  2018年   487篇
  2017年   912篇
  2016年   1159篇
  2015年   1917篇
  2014年   3765篇
  2013年   2493篇
  2012年   2902篇
  2011年   3153篇
  2010年   2681篇
  2009年   2678篇
  2008年   2962篇
  2007年   2327篇
  2006年   1775篇
  2005年   1636篇
  2004年   1296篇
  2003年   1161篇
  2002年   1027篇
  2001年   764篇
  2000年   614篇
  1999年   245篇
  1998年   154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81.
近几年高考试题都十分重视对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特别是在试题中引入参数,既增加了试题的广度和深度,更便于考查参数思想与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的综合运用.另外,有些问题如轨迹、变量范围等常见问题的解决,用参数法往往十分方便.下面,就高考中参效问题的命题特点及高考复习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2.
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在学习和弹奏钢琴乐曲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基本功的扎实,技术的娴熟,更应该注重演奏者自身对乐曲的理解和体验,即重视钢琴演奏的旋律化。  相似文献   
83.
84.
试论终身学习与图书馆用户教育变革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探讨了现代社会需要终身学习的原因及终身学习与图书馆用户教育的关系,阐述了图书馆用户教育的深远意义;探究了图书馆用户教育在推动终身学习方面的现存障碍,陈述了终身学习在图书馆用户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85.
86.
张炎 《体育师友》2006,(4):50-51
2l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社会化理念、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在生活中的地位正稳步提高,体育对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它己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体育生活化”的理念提出已经有十几年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停留在一般的口号阶段。专家认为,“体育生活化”应成为阐释小康生活阶段全民健身新格局的新思路和具体指导。  相似文献   
87.
谢永忠 《新高考》2006,(3):27-27
进入高三复习阶段后,同学们需要做大量习题来巩固基础知识。但一部分同学在做略微复杂的计算题时,还是只用脑想.不动手写,那么解题思路就理不清楚,从而认为它是难题.束手无策。实际上只要在草稿纸上,把题目里条件之间的关系一一列出来,再经过分析推理就可以解决。本文两个例题可以说明解题时,不仪要用眼看,用脑想,还要动手写,把思路写出来。理清楚,就可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讨论了传媒对于竞技运动的报道偏失及其道德影响。由于主客观两方面原因造成的报道偏失对于受众的道德生活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得出结论:竞技情境的复杂与传媒报道的艺术化书写是造成偏失的主要原因;融入传媒构建的“竞技——道德”生活对于受众的道德影响重大,传媒应促进有利的道德价值向受众生活情境转移。  相似文献   
89.
针对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现状,提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学力化”,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也是实施终身体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0.
观点集锦     
《教育情报参考》2006,(7):52-52
从“工具性教育”到“生命化教育”:让教育为生命而存在,课程改革应突破文化阻隔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冯建军认为,教育是生命发展的需要,“成全”生命是教育的根本使命。但“工具性教育”偏离了生命的原点,陷入了功利之中。这种教育,被重视的只是教育的工具价值,被看好的只是教育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个人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