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730篇
科学研究   46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160篇
综合类   67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7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甘肃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又是陇右文化区的中心和腹地。天水历史上亦农亦牧的自然经济方式、华戎错杂交汇的人文生态氛围,以及此起彼伏的争战攻伐造就了陇人的尚武之风。诞生在天水的鞭杆舞是说明这一特征的主要文化案例之一。研究表明,天水鞭杆舞既是民俗艺术文化,又是民间武艺文化;它既有观赏性,也具一定的学术性。对其进行历史性的考察与保存,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文化价值进行挖掘与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2.
原生态广场舞源于原始氏族部落的巫术礼仪活动,是一个民族或地区群体意识、情感、信仰、历史、文化心理的集合呈现,裹挟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文章以闽南“拍胸舞”为例,力图探寻原生态广场舞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崇高(壮美)、诙谐、古拙和整饬的美学特征背后的理由.  相似文献   
43.
被称为唐朝"第一乐曲"的《破阵乐》,其从产生到演变的过程均贯穿于唐朝始终。《破阵乐》是一首具有鲜明政治色彩的乐舞,在唐朝宫廷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地运用到军队庆功、朝会、郊庙祭祀等多种场合。  相似文献   
44.
傩音乐是古代驱疫降福、祈福禳灾、消难纳吉等祭礼仪式所用之乐,傩祭仪式中一个重要目的是祈祷农业丰收。江西是中国傩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江西傩乐既保存了民间音乐的特色,又吸收了当地民间音乐的精华。  相似文献   
45.
两汉时期的女子长袖舞成为汉代舞蹈中最为引人瞩目的"亮点",且对后世舞蹈产生了深远影响。两汉时期的女子长袖舞在宫廷和民间均广为流行,在服饰、音乐、舞蹈动作方面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酣畅淋漓地表现了该时期人们的内心真挚情感状态。  相似文献   
46.
汉代的"翘袖折腰"舞与刘邦打败项羽建立大汉之史诗有着一定的偶然与必然。刘邦成功赢天下,项羽失败刎乌江,这种结局是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项刘二人的性格、心态对他们的成败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47.
傩文化承载了岑巩古代苗、汉和侗族等不同民族的原始记忆。岑巩地区现存有许多傩对联,联语的主要功能是驱邪逐疫、驱妖佑民。傩联语向我们展示了傩戏傩舞是一种娱乐活动,娱神且娱人。傩联语还向我们展示了多神信仰,三教并存,五花八门。  相似文献   
48.
南阳是我国发现汉画像艺术的地区之一,汉画像数量最多,是研究汉代的重要资料。本文对南阳汉画像石中常见的几种乐舞形式——建鼓舞、长袖舞、盘鼓舞进行了探讨,讲述它们各自的舞蹈艺术特点,分析了汉代乐舞繁荣的原因。通过研究汉画像石中的乐舞形象,进一步说明汉代乐舞对后世当今舞蹈艺术的重大影响意义。  相似文献   
49.
张园园 《考试周刊》2011,(49):26-27
在传统的翻译理论中,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经常处于一种被动的边缘状态。但译者作为整个翻译活动的主体,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对所译文本有策略地进行再创作。本文通过美国诗人艾米.洛威尔英译杨玉环的《赠张云容舞》为例,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如何把握原诗精髓,又是如何在原文作者、译文读者及自身文化间作出自主选择,进而引发对中国古典诗词英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50.
赵晓霞 《考试周刊》2011,(86):37-38
天水夹板舞溯源需要从功能层面理解。夹板舞道具效法了伏羲的矩,女娲的规,夹板舞舞步模拟了八卦的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