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667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246篇
教育   31864篇
科学研究   4071篇
各国文化   118篇
体育   1859篇
综合类   1626篇
文化理论   908篇
信息传播   47723篇
  2024年   1416篇
  2023年   5215篇
  2022年   2868篇
  2021年   4245篇
  2020年   3982篇
  2019年   3632篇
  2018年   1535篇
  2017年   2330篇
  2016年   2561篇
  2015年   3718篇
  2014年   6266篇
  2013年   4699篇
  2012年   6718篇
  2011年   6381篇
  2010年   5213篇
  2009年   4933篇
  2008年   6247篇
  2007年   4041篇
  2006年   3152篇
  2005年   2700篇
  2004年   1816篇
  2003年   1551篇
  2002年   1053篇
  2001年   878篇
  2000年   647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浅谈电视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传播中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是事关电视艺术发展的实践问题。首先必须明确,电视本身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传播学之父麦克卢汉在1964年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对媒体而言,重要的不是内容,而是媒体本身,是媒体的形式  相似文献   
992.
袁军  王东 《新闻实践》2006,(10):23-23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行业报目前已经出现分化。其中,发行量在10万到20万之间,广告收入在800万到3000万之间的报纸10家左右,不及行业报总数的10%;发行量在3万份到10万份之间,广告收入在300万到800万元之间的报纸有30多家,占20%左右;而绝大多数都是经营困难、发行量和广告量都较少的报纸。因此从总体上说,行业报还是一个脆弱的媒体,它无法与那些资产上亿的媒体集团或大媒体相抗衡。  相似文献   
993.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这就要求新闻媒体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党交给新闻媒体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新闻媒体发展壮大的紧迫现实问题。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工作如何坚持正确导向,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引领社会舆论?如何落实“三贴近”。坚持“三深入”,进一步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如何把握好时机、节奏、力度,加强对社会热点的有效引导?等等,这些,都需要新闻媒体深入思考,勇于探索,不断改进创新。 前不久,省委宣传部在杭州召开了全省新闻单位总编台长学习研讨会,就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问题展开研讨交流。从本期起,本刊开设“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专栏,为新闻界同行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欢迎新闻从业人员、专家、学者赐稿。  相似文献   
994.
叶向群 《新闻实践》2006,(11):28-29
不经意间,我们步人了一个无所不“评”的时代。放眼望去,各行各业都在各种各样的媒体上热热闹闹地进行着名目众多的评选:十大经典楼盘、年度家庭轿车、最受喜爱的保健品、消费者心仪的手机……衣食住行、鸡零狗碎,无不进入评选制造者的视野。“评选时代”的应运而生离  相似文献   
995.
朱国良 《新闻实践》2006,(11):50-50
关注社会,分析社会,引导社会,对热点新闻、重要新闻进行深度开发,提高思想的“附加值”,这是一张报纸思想高度的重要体现,也是主流媒体进行舆论引导的重要职责。言论要把握时代脉搏,引导社会生活,给人精  相似文献   
996.
去年底,传媒界刮起了一阵旋风,概括起来讲就是:都市报遭遇寒冬,纸质传媒面临网络媒体的挑战。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预测此为报业的“拐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唐绪军等更将其作为2005年中国报业的第十大“关键词”。那么,主流媒体对这一现象怎么看,应该采取何种对策?[编按]  相似文献   
997.
对于刚刚过去的2005年的中国报业,有人曾用“疲软”和“四面楚歌”来形容。还有的说,中国报业的“严冬”季节已经来临。我想,这有些言过其实了。  相似文献   
998.
李芳 《新闻三昧》2006,(4):41-41
每年举行的地方“两会”都是当地百姓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代表委员齐聚首,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就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建言献策。“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的议案、提案等,涉及的问题方方面面,观点信息可以说是海量。关注什么,报道什么,以什么角度进行报道是做活“两会”新闻的关键,也是树立各报特色的关键。作为我们地方工人报来说,如何在与党报、都市报、电视台等强势媒体“同题作文”时脱颖而出,彰显自己的特色呢?通过实践证明,只有立足工人报为工会、为职工、为企业说话办事的办报宗旨,采用职工能够亲身参与的活动方式,选择那些事关职工切…  相似文献   
999.
薛杰 《新闻三昧》2006,(6):10-12
新闻媒体在传播新闻信息的同时,还应该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企业媒体也不例外。在报道范围有很大的局限性、受众对象有很强的针对性等特定条件下,企业媒体应如何卓有成效地实施舆论监督,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这是企业媒体工作者必须认真面对的重要课题。河南油田新闻中心在选取、优化可行性监督路径方面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探索,并且走出了一条企业媒体强化舆论监督的“阳光大道”。近年来,我们多次实施舆论监督大行动,均取得了油田领导和职工群众满意的“双赢”效果,其中两次荣获局长特别奖。“辨向”:把握大局,服务企业中心工作不动摇…  相似文献   
1000.
主流媒体既是党和政府的新闻事业单位,同时又是面向社会的大众媒体。近些年来,很多传统大报的新闻改革进展明显,新闻宣传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许多新闻报道与读者的需求还有一段距离,反映上层的东西多,反映基层的东西少;写领导活动和会议的内容多,写群众和反映群众的心声少;程序式的成就报道多,对鲜活的社会景象及问题细写深写的少。如果主流媒体不注意自己的宣传艺术及社会效果,就难以发挥重要的喉舌作用。努力实践“三贴近”,提高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当今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党越来越重视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