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0篇
教育   452篇
科学研究   22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38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本期"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研究"栏目刊登了3篇文章,分别对分数阶偏微分方程、时滞神经网络、KdV-mKdV方程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李伟年的论文《一类具有阻尼项的分数阶偏微分方程解的振动性》,通过建立分数阶微分不等式,研究了一类具有阻尼项的分数阶偏微分方程解的振动性,并举例说明了主要结果的应用。邱芳、郑宁在《基于矩阵不等式方法的时滞神经网络系统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  相似文献   
152.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6,10(1):F0003-F0003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我校计算机科学系的主体专业,是校级特色专业。近年来,本专业为社会培养大批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他们具有较强计算机操作与网络应用能力,能从事企事业单位计算机网络系统与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3.
建立中学内部教育督导与评估制度,在学校办学过程中进行跟踪督导,可以消除教育督导与学校管理之间的“真空”,进一步完善教育督导的体系,扩大教育督导的空间,加大教育督导的力度,将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从而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如果能充分运用学校的校园网络系统,校内督导的理论运用将更迅速,校内督导的操作更便利,从而促使校内教育督导工作更加优化。  相似文献   
154.
和文凯  曾晓萱 《科研管理》1996,17(5):53-58,64
大公司在成熟阶段的半导体产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但由于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在专用集成电路方面中小型创新公司发挥其创造性设计及制造方面小批量、多品种和快速反应的竞争优势而蓬勃发展富有生命力.硅谷的的社会网络系统对中小型创新公司的成功提供了重要保证.我国在发展高技术产业时,既要建立规模效益好的大公司,也要注意发挥创新小公司的作用及培育社会网络,使高技术产业既获得规模效益又保持旺盛的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155.
王杰英  李欣欣 《情报科学》2002,20(9):980-982
文章阐述了多媒体网络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结构及技术指标,详实地论述了网络选择,硬件的配备及关键技术的解决。  相似文献   
156.
建立运动员信息管理网络系统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的发明及其应用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重大的成果之一。由于它的高速、精确计算处理能力和大容量存贮器的记忆功能, 使得许多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借助计算机在各行业操作运用。在体育管理中我们设想借助计算机的强大辅助功能, 尽快地建立一个运动竞技网络系统来规范体育行业操作标准, 提高竞技运动的公平竞争性, 提高运动训练中前沿信息传播的快速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7.
本文全面规划了本系统的网络结构,从易管理、易使用两方面考虑提出了本系统服务器和工作站的设置思想。介绍了在网络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如何快速地恢复被损坏工作站上的操作系统及程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8.
159.
160.
国内以多元主体为基础的协同创新网络正成为创新模式的发展趋势,而高校为中心的协同创新网络实践尚处于探索阶段。文章以协同创新网络相关理论研究为基础,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案例,解析了高校协同创新网络系统的关键因子和作用机理,并从协同机会实现、协同关系磨合、协同网络演化三个维度,探讨了如何促成一个良性的高校协同创新网络系统,提出构建有效的高校协同创新网络系统理论模型,旨在为高校协同创新网络系统的健康发展和协同创新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