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52篇
科学研究   22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36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34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文章对商纣本人及亡国原因,从各方面予以平说,作者认为商纣亡国原因是多方面的:1.不思改革,固守奴隶制度,敬鬼尊天,生活腐化,此为奴隶阶级的固疾;2.奴隶制经济单一,实力薄弱,综合国力不强,难以抵御周的攻击;3.战略失当,腹背受敌,战术守旧,前徒倒戈、导致失败。但是帝辛本人,文武兼备,为一代雄杰,本人虽恃才傲物,专断独行,造成治国上的不少失误。但他奋一世精力,经略东南,对民族融合,形成中华统一雏型,传播殷商文化,发展东南经济,是有很大贡献,应公允对待,史书应重写一笔。  相似文献   
102.
《华阳国志》有关陕西安康地方“有作道九君抟土作人处”的记录 ,是关于可以大略确定地点的女娲传说的最早的记载 ,正与平利“女娲山”遗迹相合。关于所谓“作道” ,本文理解为一种宣传神明力量确定神道、推行神道 ,即提出和维护某种规范 ,确定和强化某种秩序的一种惯用的说法。据说出土于平利女娲庙附近的若干件与女娲传说有关的刻铭古砖 ,本文选择与秦史有关的一件 ,对于其可靠性提出了否定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3.
文章从素质教育的角度透视我国基础教育,针对现存的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学校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某些现状,试图用心理效应启发人们的思考,并探讨更为有效的解决办法。文章详尽地阐述了常见的12种心理效应的概念及其特点,并从三个方面列举出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有着非常作用的心理效应的具体形式。  相似文献   
104.
论《型世言》对话本体制的突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言》、《二拍》将话本体制进一步固定,《型世言》与《三言》、《二拍》几为同一时期的拟话本集,但在体制上却没有固守原有的话本体制,而是进行了大胆的突破。这些突破较早地代表了明末尤其是清初以后的拟话本体制发展趋势,在拟话本发展史上具有一 定的意义。本文在指出突破的同时,也分析了造成这些突破的各种原因。  相似文献   
105.
关于文字的起源,自古以各家众说纷纭,图画起源说是目前主流观点,我认为,可以在肯定图画作为汉字主要起源的同时,不能否定结绳,契刻,八卦等形式在文字产生和发展史上的重要作用,可以把结绳,契刻,八卦认为是次要起源。  相似文献   
106.
明人汪瑗的《楚辞集解》是明代楚辞研究的一部代表著作,屡有创说。由于流传甚少,至今只有万历年间刊本,有"初刻""补刻"两种本子,其间有不少差异。特别是其中的《天问注补》的作者归属更是桩疑案。又中、日两国皆有藏本。长期以来,则视日本所藏珍贵无比,其实中国藏本就其完整和收藏都较日本藏本为优。  相似文献   
107.
建水紫陶装饰艺术以中国传统书画为主要内容,以中国的传统美学为准则,追求典雅的品味与格调。"断简残帖"装饰风格的开创者王定一的作品是建水紫陶装饰艺术的典范,流露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结构",具有身份特征,是文人趣味之"闲情逸致"的具体呈现。"淡艳"装饰风格是建水紫陶趋于纸上绘画加彩刻填工艺的尝试,为近百年后"文人陶"的传承与发展埋下了重要的伏笔。当代青年陶艺家向进兴通过"陶上水墨绘画刻填"技艺传承发展了建水紫陶装饰艺术的文人传统。建水紫陶不仅保有陶艺本身的质朴和淳厚,而且还以书画装饰艺术的雅致格调将高尚的品味同真切的生活统一起来,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08.
福建刻书业与区域文化格局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刻书业兼具化与商业的双重属性,拥有商贸基础和人学荟萃的化中心能够为之提供几倍于其他地点的发展概率,本以福建历史上刻书业的地域变迁为典型个案,逐一剖析刻书中心从闽北建阳到闽西汀州四堡,再到省会福州与区域化格局演变之间的密切联系,证明书访兴衰是化发展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109.
“二拍“中的商贾小说表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给人们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表现了许多突破传统的新观念,表现了商品交换的繁荣给社会生活带来的新变化;表现了商品交换催发的人性中的恶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形象地总结了商人们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积累的经商艺术。  相似文献   
110.
明末17世纪中叶前后,凌濛初及其家族的套版刻书活动非常活跃.基本上能确定是凌刻的书有52种,约430卷;另外,很可能是凌刻,但未经确认或不能确定的有18种,约230卷.这些套印本内容遍及经、史、子、集四部,基本上是刻印精美,校雠精良,所用底本、纸、墨俱善的善本.凌氏套版印刷迎合了当时文学批点的风气,为广大读者、收藏者所喜爱,既赢得了一定的商业利润,又为文化普及和印刷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